产业法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
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
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产业要素之间是否协调、产业间的联系方式间是否协调、产业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供给与需求是否保持平衡等方面。
判断方法有:国际比较法、影子价格分析法、需求判断法、需求适应性判断法、结构效果法等
2. 什么是标准行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是指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全面的、精确的、统一的经济活动统计对经济理论的探讨和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
3. 中国标准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几个门类?
第一产业(1个门类):指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4个门类):
⑴采矿业;
⑵制造业;
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⑷建筑业。
第三产业(15个门类)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 农业产业结构的主体结构是?
1、农业产业结构的主体结构是多层次的主体结构,它的多层次性表现在结构总体上划分为狭义农业的内部结构和广义农业的内部结构,开展这两个层次的结构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2、农业产业结构总是具有一定的相对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各种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要注意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多层次性、动态性,又要保持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才能使农业产业结构经常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5. 制定世界上第一部产业统制法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
6. 一切经济法律法规都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吗?
不是,经济法包括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投资法、证券法、票据法、破产法、金融法、保险法、房地产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产品质量法、财政法、税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