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产业园(什么是煤铁复合型工业布局?)
1. 什么是煤铁复合型工业布局?
煤铁复合体型工业是针对大型传统工业而言的一种而已形式。过去许多传统工业由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较大,所以在分布时,尽量靠近原料基地或动力能源基地,这种布局上要首先考虑接近原料和动力基地的布局类型,就被称为煤铁复合体型。
现在则出现了临空型和临海型。临空型主要指高科技电子产业,它们的运输量小,但运输速度要求较高,所以在布局时,首先考虑接近高速公路和机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等。临海型是指在原料和动力并不丰富、但海洋交通则比较发达的一些沿海地区,依靠海洋运输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布局类型,如我国上海、日本的钢铁工业等。
2. 许昌西城新区范围?
许昌新区北起许昌和长葛的交界,南至许昌市区的北环路,西到安信快速通道,东达忠武路,规划面积180.4平方公里。
许昌新区的空间范围:位于我市现有城区北部,南至主城区北外环及延长线,北至许昌县与长葛市行政边界,东至市主城区东外环北延(忠武路),西至规划建设中的安信公路(新107),远期规划面积180.4平方公里。这个空间,是体现城乡一体、产业融合、统筹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
在行政区划上,新区共涉及许昌县、魏都区两部分,其中,许昌县面积164.2平方公里,涉及尚集镇、苏桥镇、河街乡、小召乡4个乡镇,主要包括中原电气谷、尚集产业集聚区;魏都区面积16.2平方公里,涉及高桥营社区,主要包括河南(魏都)民营科技园区。
3. 世界著名生态产业园?
产业园区属于产业地产范畴。世界上第一批产业地产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在发达国家,1945 年之后产业地产的开发成为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之后的城市郊区产业地产开发,是与内城问题解决、信息技术的出现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相伴而生的。
产业园的类型
单一企业型:日本技术中心、慕尼黑宝马中心
独立主题型:首尔多媒体城、东京杉并动画中心
复合型:香港数码港、上海张江文化科技
4. 生态产业化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经济区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第一,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改变传统的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造和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变污染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清洁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效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以清洁生产为技术创新的导向,主要包括清洁资源能源的开发、清洁生产工艺的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废物资源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在推进清洁生产过程中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生态产业是利用生态经济原理和产业生态理论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等产业体系。在生态产业中,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物——末端治理”的单向式线性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环流动经济模式。通过产业调整,促使生产过程的废物、污染物实现资源化和排放减量化,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达到生态整体优化。
第三,完成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为了实现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变,需要按照提升产业生态效率的标准对现有产业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对依托江铜、新钢等大型企业的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生态化改造。通过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与布局,实现原料和产品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大产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鼓励创新,淘汰、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实施清洁生产,做好污染控制和废物资源化工作,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自动化、数字化和非物质化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并重,推动产品向系列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第四,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新型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改变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粗放经营造成的资源低效率使用及由于高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同时高效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正在兴起的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建成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效应,树立产业生态化的先进典型企业和园区,为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示范和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扩大产业生态的普及面,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