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走势图里的K线和均线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K线是指股票走势中的K线图,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先引入期货,很多人都以为K线是先从股市开始的。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股票市场状况和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插入线、抱线和利好刺激线这三种K线组合是最常见的经典见底形态。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移动平均线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葛兰碧,又译为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均线理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线实体的大小、阴阳、影线的长短都表明股票内在动力的大小与强弱。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把K线理解得透彻会有不错的收益。而成交量验证价格趋势,它的多寡,反映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大小。投资者对市场的后势看好,愿意进行操作,成交量必然放大;反之为交易清淡。
K线与成交量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
K线与成交量的关系主要是长阳线、长阴线与成交量的关系。
长阳线与长阴线,它们都表示了市场中投资者对股票看法的一致性,即:长阳看多,长阴看空。当市场中投资者看好该股后势时,都以买入或者持有股票为主。在涨停限制的制度下,股票的上涨就会收出一根长阳线;反之,会收出一根长阴线。那么收出的长阳,或者是长阴线在实际操作中的实际意义:
这主要是投资者对后势的态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长阳买入后股价不涨反跌,出现长阴后不跌反涨,这就需要用成交量来验证长阳或者是长阴的有效性。在多年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当一只股票收出长阳的同时成交量也随之放大,放大的幅度在100%以上时,说明该股的上涨动力非常强劲,或者是主力资金经过了前期的吸筹,洗盘后再次击活市场,开始了强劲的上攻。反之,如果一只股票的K线收出一根长阴线,就表示投资者不看好该股的后势,都在卖出该股。如果此时的成交量在随之放大,超过100%以上时,说明看空力量强劲,后势的下跌开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读懂K线与成交量的关系非常重要。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K线的位置:长阳线或长阴线所报收的位置是重要的分析方面。相对的低位、中位、高位的分析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2.成交量放大的程度:温和放量与突然放量。量的大小都决定了股票的后势发展,所以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注意事项
1.K线的位置:长阳线或长阴线所报收的位置是重要的分析方面。相对的低位、中位、高位的分析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2.成交量放大的程度:温和放量与突然放量。量的大小都决定了股票的后势发展,所以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