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logo(中国石油标志是什么?)
1. 中国石油标志是什么?
中国石油标志的图样为红黄两色构成的十等分花图形。
标识色泽为红色和黄色,取中国国旗基本色并体现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业特点。标识整体呈圆形,寓意中国石油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十等分的花瓣图形,象征中国石油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合。红色基底凸显方形一角,不仅体现中国石油的基础深厚,而且还寓意中国石油无限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外观呈花朵状,体现了中石油保护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社会责任。
扩展资料:
集团文化
重组改制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努力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1年,中国石油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十大工程之一。
2003年制定颁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石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重要措施,“文化强企”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体员工的共识。
2. 中化能源logo意思?
中国石化标志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圣神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地链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3. 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标志着我国进入时代?
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 1956年5月,在前苏联的援助下,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近郊动工。反应堆是实现大规模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是一种向人类提供核能的装置。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能量的粒子,并用它来击破原子核的设备。它是研究原子核内部复杂结构的最重要工具。1958年 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提交生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4. 中国石油标志是什么?
中国石油标志的图样为红黄两色构成的十等分花图形。
标识色泽为红色和黄色,取中国国旗基本色并体现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业特点。标识整体呈圆形,寓意中国石油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十等分的花瓣图形,象征中国石油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合。红色基底凸显方形一角,不仅体现中国石油的基础深厚,而且还寓意中国石油无限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外观呈花朵状,体现了中石油保护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社会责任。
扩展资料:
集团文化
重组改制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努力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1年,中国石油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十大工程之一。
2003年制定颁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石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重要措施,“文化强企”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体员工的共识。
5. 空间站建设步骤?
1. 计划阶段:提出空间站建设计划,论证其科学价值和必要性,设定建设目标和时间表。
2. 方案设计:形成空间站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空间站球形结构、推进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各系统方案设计。
3. 分段研制:按空间站的不同系统和部件分段进行研制,如生命保障系统、推进系统、载人飞船等。
4. 无人测试:发射各关键系统进行无人测试,验证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5. 载人测试:发射载人飞船进行与空间站对接试验,检验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空间站部件发射:首先发射空间站主要结构部分,如:空间站球形机架等。
7. 空间站组装:通过多次飞船发射,运送空间站各关键部件到轨,并在太空进行对接和组装。
8. 空间站启用:完成空间站全部组装后,开启空间站各系统,并且首批载人进入工作,标志着空间站正式启用。
9. 维护与运营:通过定期飞船发射维护宇航员交替,以及运载补给和设备,持续维护空间站系统运营。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一系列步骤。而空间站的发射和组装更是一项高难度的空间工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空间站建成后还需要在轨维护和运营,这要求有较强的空间应用能力和长期运行维护的经验。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独立建设和维护空间站的技术与能力。
6. 空间站建设步骤?
1. 计划阶段:提出空间站建设计划,论证其科学价值和必要性,设定建设目标和时间表。
2. 方案设计:形成空间站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空间站球形结构、推进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各系统方案设计。
3. 分段研制:按空间站的不同系统和部件分段进行研制,如生命保障系统、推进系统、载人飞船等。
4. 无人测试:发射各关键系统进行无人测试,验证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5. 载人测试:发射载人飞船进行与空间站对接试验,检验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空间站部件发射:首先发射空间站主要结构部分,如:空间站球形机架等。
7. 空间站组装:通过多次飞船发射,运送空间站各关键部件到轨,并在太空进行对接和组装。
8. 空间站启用:完成空间站全部组装后,开启空间站各系统,并且首批载人进入工作,标志着空间站正式启用。
9. 维护与运营:通过定期飞船发射维护宇航员交替,以及运载补给和设备,持续维护空间站系统运营。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一系列步骤。而空间站的发射和组装更是一项高难度的空间工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空间站建成后还需要在轨维护和运营,这要求有较强的空间应用能力和长期运行维护的经验。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独立建设和维护空间站的技术与能力。
7. 中国石油标志是什么?
中国石油标志的图样为红黄两色构成的十等分花图形。
标识色泽为红色和黄色,取中国国旗基本色并体现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业特点。标识整体呈圆形,寓意中国石油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十等分的花瓣图形,象征中国石油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合。红色基底凸显方形一角,不仅体现中国石油的基础深厚,而且还寓意中国石油无限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外观呈花朵状,体现了中石油保护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社会责任。
扩展资料:
集团文化
重组改制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努力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1年,中国石油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十大工程之一。
2003年制定颁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石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重要措施,“文化强企”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体员工的共识。
8. 中化能源logo意思?
中国石化标志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圣神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地链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9. 中化能源logo意思?
中国石化标志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圣神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地链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10.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什么能源战士全球首座10万吨水机?
“深海一号”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深海,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只是钻井平台,而是生产、存储和外输功能一体化平台,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是在烟台建造的,总高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重5.3万吨,设计寿命150年。2021年1月14日建成交付,由3艘大马力拖轮牵引,从烟台出发,穿过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抵达陵水海域。投产后,每年为广东香港海南等地供应深海天然气30亿立方米。
11. 国家能源集团标志?
国家能源集团的标志是“国家能源集团”字样的蓝色logo,其中“国家能源”为中文,表示该集团是国家能源行业的代表;“集团”为英文,表示该企业是一个集团化经营的企业。这个标志是经过企业品牌专业机构精心设计而成,旨在展现国家能源集团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体现出集团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由于这个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色彩鲜明,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可以在各种场合中迅速识别和记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12. 中国节能建筑标志建筑?
1、上海中心大厦
刚建成不久的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中国第一高楼,备受瞩目的还有它自身应用的多项节能环保技术,涉及照明、采暖、制冷、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据预计,这些节能技术每年将为大厦减少碳排放2.5万吨。其中安装于565-578米的270台500瓦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功率为135千瓦,每年可发电约119万千瓦时,满足建筑的外部照明及部分停车库的用电需求。
2、广州珠江城大厦
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的珠江城大厦,一直被国外媒体喻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并获得多个国际环保奖。其设计单位曾特别指出,该大厦节能效应的最大贡献来自空调系统。大厦采用的冷辐射天花板可以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室内温度设定在28℃就可以让人感受到26℃的体感温度,就是这2℃的温差,便可节省空调25%的能耗。”此外,大厦玻璃幕墙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从而利用日照发电,大楼还装有其它太阳能板为大厦提供热水。数据显示,这座大厦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千吨。
3、世博会中国
斗拱造型的世博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夏季,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另外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能有效隔热,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世博中心设计遵循“3R”原则,大力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损失。应用了自遮阳、太阳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项环保技术。
4、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这座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清洁能源展示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7119平方米,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德立参与设计,是全球首座“以太阳为主线,以清洁能源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展馆建筑外观采用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设计,将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集成到建筑幕墙、屋顶,使之成为绿色发电主体,在实现自身发电、用电、储电、售电的智能化管理和最优化运行的同时,实时与汉能总部进行能源互联和共享。
5、深圳万科中心
万科中心位于深圳市的大梅沙度假村,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首先其屋顶采用的是能够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可根据太阳的高度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穿孔透光板,从而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其次,建筑内部采用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后蓄积在水景池内进而回用于草地绿化。最后,太阳能热水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也在这里有所应用,太阳能所产生的无污染电能预计每年提供25万度的电量。
6、清华大学节能楼
这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座落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是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利奥.古奇内拉设计的,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它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核算,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7、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建筑。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在建材上,首先选用本地建材,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选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墙则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此馆于2012年开放,是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8、成都来福士广场
投资达40亿元、建筑面积逾30万平米的来福士广场,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外墙安装的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能够将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达70%以上,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超过百万元。
9、德州日月坛微排大厦
这座位于山东德州的微排大厦号称“全球最大太阳能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曾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目前已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它综合应用了多项太阳能新技术,如吊顶辐射采暖制冷、光伏发电、光电遮阳、游泳池节水、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
10、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
位于浙江浙北部的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外形如贝壳,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2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
13. 空间站建设步骤?
1. 计划阶段:提出空间站建设计划,论证其科学价值和必要性,设定建设目标和时间表。
2. 方案设计:形成空间站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空间站球形结构、推进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各系统方案设计。
3. 分段研制:按空间站的不同系统和部件分段进行研制,如生命保障系统、推进系统、载人飞船等。
4. 无人测试:发射各关键系统进行无人测试,验证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5. 载人测试:发射载人飞船进行与空间站对接试验,检验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空间站部件发射:首先发射空间站主要结构部分,如:空间站球形机架等。
7. 空间站组装:通过多次飞船发射,运送空间站各关键部件到轨,并在太空进行对接和组装。
8. 空间站启用:完成空间站全部组装后,开启空间站各系统,并且首批载人进入工作,标志着空间站正式启用。
9. 维护与运营:通过定期飞船发射维护宇航员交替,以及运载补给和设备,持续维护空间站系统运营。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一系列步骤。而空间站的发射和组装更是一项高难度的空间工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空间站建成后还需要在轨维护和运营,这要求有较强的空间应用能力和长期运行维护的经验。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独立建设和维护空间站的技术与能力。
14. 国家能源集团标志?
国家能源集团的标志是“国家能源集团”字样的蓝色logo,其中“国家能源”为中文,表示该集团是国家能源行业的代表;“集团”为英文,表示该企业是一个集团化经营的企业。这个标志是经过企业品牌专业机构精心设计而成,旨在展现国家能源集团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体现出集团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由于这个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色彩鲜明,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可以在各种场合中迅速识别和记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15. 国家能源集团标志?
国家能源集团的标志是“国家能源集团”字样的蓝色logo,其中“国家能源”为中文,表示该集团是国家能源行业的代表;“集团”为英文,表示该企业是一个集团化经营的企业。这个标志是经过企业品牌专业机构精心设计而成,旨在展现国家能源集团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体现出集团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由于这个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色彩鲜明,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可以在各种场合中迅速识别和记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16. 中化能源logo意思?
中国石化标志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圣神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地链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17. 空间站建设步骤?
1. 计划阶段:提出空间站建设计划,论证其科学价值和必要性,设定建设目标和时间表。
2. 方案设计:形成空间站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空间站球形结构、推进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各系统方案设计。
3. 分段研制:按空间站的不同系统和部件分段进行研制,如生命保障系统、推进系统、载人飞船等。
4. 无人测试:发射各关键系统进行无人测试,验证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5. 载人测试:发射载人飞船进行与空间站对接试验,检验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空间站部件发射:首先发射空间站主要结构部分,如:空间站球形机架等。
7. 空间站组装:通过多次飞船发射,运送空间站各关键部件到轨,并在太空进行对接和组装。
8. 空间站启用:完成空间站全部组装后,开启空间站各系统,并且首批载人进入工作,标志着空间站正式启用。
9. 维护与运营:通过定期飞船发射维护宇航员交替,以及运载补给和设备,持续维护空间站系统运营。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一系列步骤。而空间站的发射和组装更是一项高难度的空间工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空间站建成后还需要在轨维护和运营,这要求有较强的空间应用能力和长期运行维护的经验。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独立建设和维护空间站的技术与能力。
18.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什么能源战士全球首座10万吨水机?
“深海一号”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深海,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只是钻井平台,而是生产、存储和外输功能一体化平台,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是在烟台建造的,总高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重5.3万吨,设计寿命150年。2021年1月14日建成交付,由3艘大马力拖轮牵引,从烟台出发,穿过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抵达陵水海域。投产后,每年为广东香港海南等地供应深海天然气30亿立方米。
19. 中国石油标志是什么?
中国石油标志的图样为红黄两色构成的十等分花图形。
标识色泽为红色和黄色,取中国国旗基本色并体现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业特点。标识整体呈圆形,寓意中国石油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十等分的花瓣图形,象征中国石油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合。红色基底凸显方形一角,不仅体现中国石油的基础深厚,而且还寓意中国石油无限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外观呈花朵状,体现了中石油保护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社会责任。
扩展资料:
集团文化
重组改制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努力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1年,中国石油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十大工程之一。
2003年制定颁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石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重要措施,“文化强企”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体员工的共识。
20. 中国节能建筑标志建筑?
1、上海中心大厦
刚建成不久的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中国第一高楼,备受瞩目的还有它自身应用的多项节能环保技术,涉及照明、采暖、制冷、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据预计,这些节能技术每年将为大厦减少碳排放2.5万吨。其中安装于565-578米的270台500瓦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功率为135千瓦,每年可发电约119万千瓦时,满足建筑的外部照明及部分停车库的用电需求。
2、广州珠江城大厦
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的珠江城大厦,一直被国外媒体喻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并获得多个国际环保奖。其设计单位曾特别指出,该大厦节能效应的最大贡献来自空调系统。大厦采用的冷辐射天花板可以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室内温度设定在28℃就可以让人感受到26℃的体感温度,就是这2℃的温差,便可节省空调25%的能耗。”此外,大厦玻璃幕墙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从而利用日照发电,大楼还装有其它太阳能板为大厦提供热水。数据显示,这座大厦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千吨。
3、世博会中国
斗拱造型的世博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夏季,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另外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能有效隔热,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世博中心设计遵循“3R”原则,大力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损失。应用了自遮阳、太阳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项环保技术。
4、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这座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清洁能源展示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7119平方米,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德立参与设计,是全球首座“以太阳为主线,以清洁能源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展馆建筑外观采用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设计,将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集成到建筑幕墙、屋顶,使之成为绿色发电主体,在实现自身发电、用电、储电、售电的智能化管理和最优化运行的同时,实时与汉能总部进行能源互联和共享。
5、深圳万科中心
万科中心位于深圳市的大梅沙度假村,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首先其屋顶采用的是能够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可根据太阳的高度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穿孔透光板,从而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其次,建筑内部采用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后蓄积在水景池内进而回用于草地绿化。最后,太阳能热水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也在这里有所应用,太阳能所产生的无污染电能预计每年提供25万度的电量。
6、清华大学节能楼
这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座落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是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利奥.古奇内拉设计的,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它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核算,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7、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建筑。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在建材上,首先选用本地建材,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选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墙则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此馆于2012年开放,是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8、成都来福士广场
投资达40亿元、建筑面积逾30万平米的来福士广场,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外墙安装的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能够将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达70%以上,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超过百万元。
9、德州日月坛微排大厦
这座位于山东德州的微排大厦号称“全球最大太阳能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曾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目前已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它综合应用了多项太阳能新技术,如吊顶辐射采暖制冷、光伏发电、光电遮阳、游泳池节水、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
10、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
位于浙江浙北部的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外形如贝壳,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2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
21. 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标志着我国进入时代?
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 1956年5月,在前苏联的援助下,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近郊动工。反应堆是实现大规模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是一种向人类提供核能的装置。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能量的粒子,并用它来击破原子核的设备。它是研究原子核内部复杂结构的最重要工具。1958年 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提交生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22.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什么能源战士全球首座10万吨水机?
“深海一号”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深海,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只是钻井平台,而是生产、存储和外输功能一体化平台,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是在烟台建造的,总高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重5.3万吨,设计寿命150年。2021年1月14日建成交付,由3艘大马力拖轮牵引,从烟台出发,穿过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抵达陵水海域。投产后,每年为广东香港海南等地供应深海天然气30亿立方米。
23.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什么能源战士全球首座10万吨水机?
“深海一号”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深海,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只是钻井平台,而是生产、存储和外输功能一体化平台,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是在烟台建造的,总高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重5.3万吨,设计寿命150年。2021年1月14日建成交付,由3艘大马力拖轮牵引,从烟台出发,穿过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抵达陵水海域。投产后,每年为广东香港海南等地供应深海天然气30亿立方米。
24. 中国节能建筑标志建筑?
1、上海中心大厦
刚建成不久的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中国第一高楼,备受瞩目的还有它自身应用的多项节能环保技术,涉及照明、采暖、制冷、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据预计,这些节能技术每年将为大厦减少碳排放2.5万吨。其中安装于565-578米的270台500瓦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功率为135千瓦,每年可发电约119万千瓦时,满足建筑的外部照明及部分停车库的用电需求。
2、广州珠江城大厦
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的珠江城大厦,一直被国外媒体喻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并获得多个国际环保奖。其设计单位曾特别指出,该大厦节能效应的最大贡献来自空调系统。大厦采用的冷辐射天花板可以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室内温度设定在28℃就可以让人感受到26℃的体感温度,就是这2℃的温差,便可节省空调25%的能耗。”此外,大厦玻璃幕墙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从而利用日照发电,大楼还装有其它太阳能板为大厦提供热水。数据显示,这座大厦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千吨。
3、世博会中国
斗拱造型的世博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夏季,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另外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能有效隔热,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世博中心设计遵循“3R”原则,大力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损失。应用了自遮阳、太阳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项环保技术。
4、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这座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清洁能源展示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7119平方米,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德立参与设计,是全球首座“以太阳为主线,以清洁能源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展馆建筑外观采用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设计,将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集成到建筑幕墙、屋顶,使之成为绿色发电主体,在实现自身发电、用电、储电、售电的智能化管理和最优化运行的同时,实时与汉能总部进行能源互联和共享。
5、深圳万科中心
万科中心位于深圳市的大梅沙度假村,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首先其屋顶采用的是能够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可根据太阳的高度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穿孔透光板,从而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其次,建筑内部采用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后蓄积在水景池内进而回用于草地绿化。最后,太阳能热水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也在这里有所应用,太阳能所产生的无污染电能预计每年提供25万度的电量。
6、清华大学节能楼
这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座落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是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利奥.古奇内拉设计的,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它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核算,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7、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建筑。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在建材上,首先选用本地建材,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选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墙则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此馆于2012年开放,是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8、成都来福士广场
投资达40亿元、建筑面积逾30万平米的来福士广场,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外墙安装的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能够将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达70%以上,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超过百万元。
9、德州日月坛微排大厦
这座位于山东德州的微排大厦号称“全球最大太阳能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曾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目前已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它综合应用了多项太阳能新技术,如吊顶辐射采暖制冷、光伏发电、光电遮阳、游泳池节水、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
10、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
位于浙江浙北部的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外形如贝壳,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2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
25. 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标志着我国进入时代?
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 1956年5月,在前苏联的援助下,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近郊动工。反应堆是实现大规模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是一种向人类提供核能的装置。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能量的粒子,并用它来击破原子核的设备。它是研究原子核内部复杂结构的最重要工具。1958年 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提交生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26. 中国节能建筑标志建筑?
1、上海中心大厦
刚建成不久的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中国第一高楼,备受瞩目的还有它自身应用的多项节能环保技术,涉及照明、采暖、制冷、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据预计,这些节能技术每年将为大厦减少碳排放2.5万吨。其中安装于565-578米的270台500瓦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功率为135千瓦,每年可发电约119万千瓦时,满足建筑的外部照明及部分停车库的用电需求。
2、广州珠江城大厦
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的珠江城大厦,一直被国外媒体喻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并获得多个国际环保奖。其设计单位曾特别指出,该大厦节能效应的最大贡献来自空调系统。大厦采用的冷辐射天花板可以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室内温度设定在28℃就可以让人感受到26℃的体感温度,就是这2℃的温差,便可节省空调25%的能耗。”此外,大厦玻璃幕墙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从而利用日照发电,大楼还装有其它太阳能板为大厦提供热水。数据显示,这座大厦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千吨。
3、世博会中国
斗拱造型的世博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夏季,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另外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能有效隔热,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世博中心设计遵循“3R”原则,大力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损失。应用了自遮阳、太阳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项环保技术。
4、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这座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清洁能源展示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7119平方米,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德立参与设计,是全球首座“以太阳为主线,以清洁能源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展馆建筑外观采用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设计,将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集成到建筑幕墙、屋顶,使之成为绿色发电主体,在实现自身发电、用电、储电、售电的智能化管理和最优化运行的同时,实时与汉能总部进行能源互联和共享。
5、深圳万科中心
万科中心位于深圳市的大梅沙度假村,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首先其屋顶采用的是能够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可根据太阳的高度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穿孔透光板,从而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其次,建筑内部采用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后蓄积在水景池内进而回用于草地绿化。最后,太阳能热水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也在这里有所应用,太阳能所产生的无污染电能预计每年提供25万度的电量。
6、清华大学节能楼
这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座落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是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利奥.古奇内拉设计的,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它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核算,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7、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建筑。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在建材上,首先选用本地建材,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选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墙则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此馆于2012年开放,是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8、成都来福士广场
投资达40亿元、建筑面积逾30万平米的来福士广场,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外墙安装的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能够将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达70%以上,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超过百万元。
9、德州日月坛微排大厦
这座位于山东德州的微排大厦号称“全球最大太阳能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曾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目前已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它综合应用了多项太阳能新技术,如吊顶辐射采暖制冷、光伏发电、光电遮阳、游泳池节水、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
10、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
位于浙江浙北部的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外形如贝壳,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2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
27. 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标志着我国进入时代?
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 1956年5月,在前苏联的援助下,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近郊动工。反应堆是实现大规模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是一种向人类提供核能的装置。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能量的粒子,并用它来击破原子核的设备。它是研究原子核内部复杂结构的最重要工具。1958年 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提交生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28. 国家能源集团标志?
国家能源集团的标志是“国家能源集团”字样的蓝色logo,其中“国家能源”为中文,表示该集团是国家能源行业的代表;“集团”为英文,表示该企业是一个集团化经营的企业。这个标志是经过企业品牌专业机构精心设计而成,旨在展现国家能源集团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体现出集团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由于这个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色彩鲜明,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可以在各种场合中迅速识别和记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