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产业发展(哪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上升?)
1. 哪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上升?
船舶制造 汽车制造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2. 为什么要扩大产业发展?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
我国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努力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愈演愈烈。
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面向未来,必须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3. 哪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上升?
船舶制造 汽车制造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4. 为什么要扩大产业发展?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
我国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努力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愈演愈烈。
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面向未来,必须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5. 为什么要扩大产业发展?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
我国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努力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愈演愈烈。
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面向未来,必须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6. 为什么要扩大产业发展?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
我国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努力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愈演愈烈。
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面向未来,必须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7. 哪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上升?
船舶制造 汽车制造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8.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9. 18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这是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这是展现活力与韧性的“中国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真抓实干,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稳定器: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回首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12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再次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将9月份预测的6.7%调高至6.8%。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年内四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机构空前一致的良好预期,源自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
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近年逐级下探态势,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坚强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波浪前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念清晰、方法正确,就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
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2013年到2016年,中国实现7.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这种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五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2016年,中国GDP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不久前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文章说,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
动力源:历史性变革激发中国经济强大活力
当不少企业在去产能战役中艰难前行时,位于“世界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河钢集团却将此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契机。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2017年上半年,河钢集团铁、钢产量分别降低5.02%、0.75%,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同比增长6.83%和74.07%,增降之间尽显发展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超过1亿吨粗钢产能和4亿吨煤炭产能退出市场;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为企业累计减税降费2万亿元;补短板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开启了结构调整的大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改革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这样评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判断表明,一方面我国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另一方面历经几年艰苦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正出现重大变革。
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之变,为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贡献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的贡献率31.7个百分点。告别投资依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2013年至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新动能不断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从以出口为导向到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中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化,归根到底靠的是坚守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调整,增长潜力不断释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落脚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浙江余姚的四明山腹地的柿林村因曲径通幽素有“桃花源”的美誉,如今,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
“这几年村里搞旅游,特别是自从通了动力电后,村里民宿遍地开花,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去年超过了5万元。”余姚市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百姓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0. 18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这是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这是展现活力与韧性的“中国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真抓实干,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稳定器: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回首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12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再次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将9月份预测的6.7%调高至6.8%。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年内四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机构空前一致的良好预期,源自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
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近年逐级下探态势,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坚强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波浪前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念清晰、方法正确,就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
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2013年到2016年,中国实现7.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这种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五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2016年,中国GDP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不久前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文章说,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
动力源:历史性变革激发中国经济强大活力
当不少企业在去产能战役中艰难前行时,位于“世界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河钢集团却将此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契机。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2017年上半年,河钢集团铁、钢产量分别降低5.02%、0.75%,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同比增长6.83%和74.07%,增降之间尽显发展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超过1亿吨粗钢产能和4亿吨煤炭产能退出市场;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为企业累计减税降费2万亿元;补短板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开启了结构调整的大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改革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这样评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判断表明,一方面我国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另一方面历经几年艰苦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正出现重大变革。
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之变,为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贡献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的贡献率31.7个百分点。告别投资依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2013年至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新动能不断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从以出口为导向到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中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化,归根到底靠的是坚守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调整,增长潜力不断释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落脚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浙江余姚的四明山腹地的柿林村因曲径通幽素有“桃花源”的美誉,如今,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
“这几年村里搞旅游,特别是自从通了动力电后,村里民宿遍地开花,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去年超过了5万元。”余姚市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百姓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1. 18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这是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这是展现活力与韧性的“中国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真抓实干,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稳定器: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回首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12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再次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将9月份预测的6.7%调高至6.8%。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年内四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机构空前一致的良好预期,源自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
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近年逐级下探态势,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坚强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波浪前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念清晰、方法正确,就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
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2013年到2016年,中国实现7.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这种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五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2016年,中国GDP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不久前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文章说,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
动力源:历史性变革激发中国经济强大活力
当不少企业在去产能战役中艰难前行时,位于“世界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河钢集团却将此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契机。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2017年上半年,河钢集团铁、钢产量分别降低5.02%、0.75%,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同比增长6.83%和74.07%,增降之间尽显发展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超过1亿吨粗钢产能和4亿吨煤炭产能退出市场;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为企业累计减税降费2万亿元;补短板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开启了结构调整的大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改革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这样评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判断表明,一方面我国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另一方面历经几年艰苦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正出现重大变革。
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之变,为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贡献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的贡献率31.7个百分点。告别投资依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2013年至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新动能不断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从以出口为导向到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中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化,归根到底靠的是坚守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调整,增长潜力不断释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落脚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浙江余姚的四明山腹地的柿林村因曲径通幽素有“桃花源”的美誉,如今,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
“这几年村里搞旅游,特别是自从通了动力电后,村里民宿遍地开花,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去年超过了5万元。”余姚市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百姓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2. 18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这是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这是展现活力与韧性的“中国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真抓实干,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稳定器: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回首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12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再次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将9月份预测的6.7%调高至6.8%。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年内四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机构空前一致的良好预期,源自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
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近年逐级下探态势,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坚强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波浪前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念清晰、方法正确,就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
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2013年到2016年,中国实现7.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这种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五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2016年,中国GDP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不久前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文章说,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
动力源:历史性变革激发中国经济强大活力
当不少企业在去产能战役中艰难前行时,位于“世界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河钢集团却将此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契机。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2017年上半年,河钢集团铁、钢产量分别降低5.02%、0.75%,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同比增长6.83%和74.07%,增降之间尽显发展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超过1亿吨粗钢产能和4亿吨煤炭产能退出市场;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为企业累计减税降费2万亿元;补短板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开启了结构调整的大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改革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这样评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判断表明,一方面我国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另一方面历经几年艰苦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正出现重大变革。
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之变,为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贡献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的贡献率31.7个百分点。告别投资依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2013年至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新动能不断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从以出口为导向到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中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化,归根到底靠的是坚守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调整,增长潜力不断释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落脚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浙江余姚的四明山腹地的柿林村因曲径通幽素有“桃花源”的美誉,如今,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
“这几年村里搞旅游,特别是自从通了动力电后,村里民宿遍地开花,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去年超过了5万元。”余姚市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百姓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3.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14.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15.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16. 哪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上升?
船舶制造 汽车制造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