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能源展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展望参考文献?)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展望参考文献?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回顾中国汽车发展的历程,当时提出用市场换技术,出现了中外合资汽车企业,中国的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现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而核心技术是致胜关键。将来必然是少数的技术拥有者的天下,有老的企业倒下,也有新的企业崛起。永远是少数头部企业的天下。
2. 新能源的认识及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和装备制造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和新能源效率较低的问题逐步凸显,具体表现在消纳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减弱,新能源发电陆续迈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对新能源企业来说,当前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
一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二是新能源发电项目市场化招标竞争加剧,相互竞价压价比较普遍,新能源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3.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正略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
4. 新能源电池的未来格局展望和建议?
新能源电池材料未来发展格局和趋势建议
(1)动力锂电池方面,在乘用车方面,国外以改性锰酸锂和三元锂电池为主要材料。在国内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要材料,但由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目前趋势转向三元锂电池。
电动客车方面:由于客车体积大,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电池来解决,客车每天行驶里程长,充电次数相对较多。磷酸铁锂是安全和生命周期的最佳选择。
(2)负极材料发展趋势。
由于石墨技术成熟,稳定性好,价格优势明显。与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价格更高,但一致性更好,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
(3)电解材料的发展趋势。
电解液由电解锂盐、高纯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组成。电解液的锂盐主要是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40%。总电解液约占锂电池成本的10%。
(4)隔膜材料的发展趋势
干法工艺相对成熟,国产化率高,在当今锂电池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湿法工艺生产的隔膜性能更好,随着陶瓷涂层技术的成熟,干法工艺的整体状况将受到挑战。
5.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
2
趋势二:消费引领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
3
趋势三:产量提升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
4
趋势四:低碳转型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
5
趋势五:打破平衡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
6. 新能源光伏产业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1、这两年国家出台政策提倡节能环保,太阳能发电已经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街道两旁的路灯大多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覆盖城市、乡村等领域,除此之外,太阳能电池板在生活中的运用数不胜数。
2、光伏概念其实包含在低碳碳中和这个概念里面,这是国家在十四五提出来的,会持续很久的一段时间。最早的碳中和概念提出来后被人们炒作了一阶段时间,微财讯早间观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表示,到2030年,风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要从20%提高至25%。
3、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需求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兴起,国家光伏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涉及到光伏,加上相关产业的新项目增多,推动了该行业经济增长。
4、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光伏产品成本逐渐降低,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现平价上网指日可待,各国重要的能源结构改革方向是光伏发电,据了解,2021年国内光伏将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在多个良好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趋于稳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