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调司(产业协调处是干什么的?)
1. 产业协调处是干什么的?
综合分析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参与拟订涉及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土地、价格、经贸等重要政策;提出推进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进行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工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负责编制全省服务业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各地区、各行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工业发展规划。统筹工业、服务业生产力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重大产业基地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承担工业、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审核上报,组织国家工业、服务业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统筹指导服务业发展,安排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承担工业、服务业鼓励类项目和新兴业态认定工作。承担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 业务协调费包含?
1、协调费是指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或管理所需要的费用; 2、具体的账务处理是: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3、管理费用是指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产业业务的协调是指不同区域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建立,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相互协作,达到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区域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 行政协调,是指协调、调整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3. 协调发展指的是哪些方面需要协调?
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4. 产业工人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我市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我市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什么意思?
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
6. 产业工会的定义是什么?
工会法规定,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在县级行政区域以上成立地方各级总工会,同时按照国民经济的行业特点在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根据需要建立全国或者地方的产业工会。
产业工会:一、认真贯彻厅党组和上级工会的工作精神,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履行工会“参与、建设、维护、教育”的社会职能,做好本产业工会的服务、协调、指导工作。二、抓好工会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推动产业工运事业的发展。三、协助行政督促抓好本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四、动员产业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五、认真贯彻《工会法》、《劳动法》及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六、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7. 什么叫产业协同?
产业的协调是指不同区域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建立,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相互协作,达到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区域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这一概念包括了四个基本要素,即:
协调主体、客体、目标和时空条件。主体是人或人类社会,因为人或人类社会是产业协调发展的服务对象和协调发展手段的制定和实施者;
协调发展的客体是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或复合的,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是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促进区域整体目标的实现是产业协调发展的最终追求,前者必须服务于后者。由于整体发展目标因考察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且随时间的变换而变化,所以,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8. 产业结构不协调的表现?
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性失衡的特征,在世界市场需求变化后,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一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
卖的都是必需品,别的国家收入降低时需求还稳定,但一旦别的国家经济增长后需求就大幅下降,或者虽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失衡。
结构性不平衡的对策,在治标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官方储备的融资来进行数量上的弥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本币的升贬值来进行价格上的调整。
治本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逐步培养国内经济对汇率变动的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性,使市场化的汇率真正具备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效力。
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比如,一国的国际贸易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消费需求下处于均衡状态。
9. 产业服务中心是什么单位?
产业服务中心是发改委直属单位。
主要职责任务: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10. 发改局是主要管些什么?
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负责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
(二)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以及相关政策。组织开展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评估督导,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三)统筹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监测预测预警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趋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牵头研究宏观经济应对措施。调节经济运行,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价格政策,组织制定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参与拟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
(四)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牵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推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牵头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五)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政策。牵头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承担统筹协调走出去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六)负责投资综合管理,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调控目标和政策,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政府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安排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项目。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拟订并推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七)推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重大政策,组织拟订相关区域规划和政策。统筹推进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实施老少边贫及其他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统筹协调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组织编制并推动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
(八)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统筹衔接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组织拟订并推动实施服务业及现代物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综合研判消费变动趋势,拟订实施促进消费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九)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推进创新创业的规划和政策,提出创新发展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政策。会同相关部门规划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拟订并推动实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协调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十)跟踪研判有关风险隐患,提出相关工作建议。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国家储备物资品种目录、总体发展规划。
(十一)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十二)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工作。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提出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任务并组织实施。
(十三)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动员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
(十四)承担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等有关具体工作。
(十五)管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能源局。
(十六)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七)职能转变。
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上来,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的综合协调,统筹全面创新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强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完善国家规划制度,做好规划统筹,精简规划数量,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导向作用。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调控方式,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工作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3.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审批、核准范围。深化价格改革,及时修订调减政府定价目录,健全反映市场供求的定价机制。加快推进政府监管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