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公司新能源发展的因素?(制约风能产业的因素?)
1. 制约公司新能源发展的因素?
第一:技术方面的瓶颈
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的限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之源,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动力电池目前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动力电池的成本贵。一部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成本要占到整车成本的40%以上,这也是造成新能源电动汽车售价贵的主要原因。价格贵,市场竞争力就差,买的人就少了。二:动力电池存在低温衰减。有研究表明,三元锂动力电池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衰减度将达到30%,零下20度将达到50%,甚至是不能使用。这一点,将导致电动汽车在低温地区的发展将遇到严重阻碍。
第二:配套设施的缺少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离不开充电设施。目前充电配套设施不仅数量缺口大,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泛。这直接导致电动汽车大多只能用于城市短途使用。就算是在城市使用,也要面对充电难的问题。其次,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修也并不容易。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修对于专业性和设备的要求完全不同于燃油汽车。除了4S店,其它大多数修理厂都不具备保养维修的技术和条件。这两点也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制约风能产业的因素?
首先是发展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不够强;其次是弃风现象严重;最后是可再生能源价格财税政策不够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资格的认定周期比较长。
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可再生率,利用率不高,发展风能产业周期长等。
3. 非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不属于可再生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森林、水、太阳能、风能。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主要受自然增长规律的制约
4. 新能源的发展有哪些制约因素?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车型,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第一:技术方面的瓶颈
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的限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之源,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动力电池目前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动力电池的成本贵。一部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成本要占到整车成本的40%以上,这也是造成新能源电动汽车售价贵的主要原因。价格贵,市场竞争力就差,买的人就少了。二:动力电池存在低温衰减。有研究表明,三元锂动力电池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衰减度将达到30%,零下20度将达到50%,甚至是不能使用。这一点,将导致电动汽车在低温地区的发展将遇到严重阻碍。
第二:配套设施的缺少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离不开充电设施。目前充电配套设施不仅数量缺口大,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泛。这直接导致电动汽车大多只能用于城市短途使用。就算是在城市使用,也要面对充电难的问题。其次,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修也并不容易。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修对于专业性和设备的要求完全不同于燃油汽车。除了4S店,其它大多数修理厂都不具备保养维修的技术和条件。这两点也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以上两点如果能够得到解决,那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一)新能源汽车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目前,新能源汽车享有一系列的政策优惠,但相关补贴政策和标准发布周期长,分散性严重,缺乏延续性和及时性,没有形成激励政策体系。部分地方性政策因牵涉到多方利益,导致出台缓慢。由此导致的较长时间的政策真空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把握政策导向,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
从2001年开始,我国陆续发布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各项标准,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进程逐渐加快。但目前出台的规定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和测试方面,对电池尺寸标准、电池更换标准、车载充电机标准等问题仍未落实,关键性的充电桩标准和电池寿命的考核评定标准,需要国家尽快给予具体指导。
(二)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缓慢
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难点问题是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这一环节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程度,但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中缺失的部分。当下国内尚未制定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科学系统的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指导意见和规划方案,部分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与车辆数量不协调,地方政府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建设充换电站,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区域没有明确的停车设施配电方案,造成已建成的充换电设施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私人乘用车的停车位充电桩又进展缓慢的现象,许多乘用车车主面临着购买新能源汽车后无处充电的尴尬局面。
(三)新能源汽车缺乏核心技术和质优产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对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研究过程和领域过于单一,创新能力偏低。虽然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材料产业趋于成熟,在世界动力电池制造业的配套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因电池系统的集成能力、热管理系统技术存在的不足导致频繁发生的安全问题,恰恰说明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电池单体能否进行大规模制造,也是新能源汽车量产需要克服的难关。另外,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整车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亟待攻关。并且,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大多基于传统车型开发,产品成熟度不高,较低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较弱的质量控制管理能力,导致产品性能、使用体验与国外领军新能源汽车品牌存在较大差距。
(四)生产成本过高
从总体上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成熟度还不够好,生产规模比较少,这些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设计成本都比较高,市场售价也比较高。以电动汽车为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还不够成熟,各个环节的成本都比较高,这导致电动汽车售价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远远高于传统汽油或柴油汽车的价格,比如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动辄就要几十万,而普通家用小轿车仅需要几万元,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往往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
>
5. 欧洲能源问题及对策?
答:欧洲能源问题的起因:需求变化不大,供给问题是主因。与中美不同,当前欧洲最“缺”能源的英国、西班牙,工商业能源消耗低于疫情前水平,整体能源需求未明显增加。从欧洲涨价最快的天然气而言,当前欧洲天然气消费规模整体处于2015-2019年区间之内;但从供给端来看,2015年以来,欧洲天然气生产规模呈现逐渐下台阶趋势,2020年以来尤为明显,能源供给问题显然更加严重。
欧洲能源供给根本制约:对外依存度高+能源转型下的结构调整。当前欧洲能源消费占比前三为原油、天然气、煤炭。而这三种能源欧洲都需依赖于进口,这也导致欧盟整体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0%,能源结构本身具有脆弱性。2015年后,欧洲不断降低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清洁能源的比例。但是在储能技术发展不完全背景下,依赖自然资源的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不稳定性较大。这使得本就脆弱的欧洲能源结构“雪上加霜”。以此次能源“重灾区”英国为例,其发电能源中,天然气占比最高(36%),其次为风电(24%),而煤炭占比仅为2%。
本轮欧洲能源危机的供给症结:产能收缩+库存消耗+供给受限。
2014年后,经历油价暴跌和疫情两轮冲击,全球油气产能收缩明显。2020-2021年欧洲经历冷冬,天然气库存快速消耗,降至历史低位。2021年欧洲来风条件恶化,风电供给较之前两年明显下降。俄罗斯-欧洲天然气管道输气量位于低位,且较为不稳定。
短期来看,在今年底明年初之前欧洲通胀或仍在高位。虽然当前欧洲需求恢复一般,服务业价格并未快速上涨,但商品价格已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高点。上游向下游的价格传导或将持续,叠加2020年低基数效应,2021年末至2022年初,欧洲通胀读数或将维持在高位。
长期来看,需注意气候变暖和能源转型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加剧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导致能源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全球气候行动背景下各国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但新能源在当前发展阶段存在供给稳定性不足问题,或增加全球能源供求格局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