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糖期货走势回顾:冬景似春华
2017年白糖期货走势回顾
影响因素:国内强政策预期、国际增产预期
中亿财经网1月15日讯,季节性因素使得1月份市场的现货压力较大,但是基于提高关税的预期,市场对于远月的预期又较好,因此市场价格仍维持在6500-7000元/吨的区间。2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开始受到巴西等国增产预期的影响,国际糖价从21美分/磅快速下跌至16美分/磅。
2017年6-7月:震荡下行
影响因素:中国提高关税,原糖创新低
6月份,中国提高关税的预期做实、而印度减产低于预期,国际原糖价格继续下跌至13美分/磅的新低位置。受原糖价格下跌以及走私阶段性放量影响,国内糖价跟跌明显,期货价格一度跌破6000元/吨,现货价格则跌至6350元/吨,市场表现为配额外进口成本拉着远月期货价格、远月期货价格拉着近月期货价格,近月期货价格拉着现货价格往下走的过程。虽然国际和国内糖价下跌明显,但是国内价格仍一直处于广西生产成本之上。
2017年8-12月:区间震荡
影响因素:期货多头接货
7月份,SR1709合约价格大幅度贴水现货,市场多头开始主动接货,期货价格企稳回升至6500元/吨附近,现货价格小涨;SR1709合约交割结束后,市场再次担心走私放量以及现货抛盘,期货价格再次下跌至前低位置;但是市场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抛盘,反而在SR1801合约上看到了更强势的多头,市场再次上演修复贴水行情。
2018年国内白糖市场处于熊市周期
我国白糖市场历来有三年一个周期的说法,大致上3年牛市连着3年熊市,周而往复。从周期而言,市场认为本轮周期再次走到了熊市阶段,糖价下跌大势所趋,但是我们认为这一轮周期是牛熊相生相克,熊中有牛、牛中有熊。
国内糖市周期性走势明显
从长周期来看,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富有弹性,主要以供求理论来定价,即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中短期而言,需求弹性小,供给富有弹性,即价格与产量互相影响。农产品的产量既定以后,一年里大的价格趋势就基本确定,当供大于求时,价格通过下跌的方式来抑制供应、增加需求;反之当供小于求时,价格通过上涨的方式来抑制需求、增加供应。
白糖的原料90%来自于甘蔗,季产年销,符合农产品的特征;
一年种三年收:不同于一般的农作物一年种一年收,我国的甘蔗普遍是一年种三年收。
白糖的产量周期决定了价格周期。甘蔗一年种三年收的特性决定了当某一年产量因恶劣的天气削减以后,糖价会迅速上涨,高价格会刺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得其后3年的产量都很高,高产量抑制价格;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对于白糖而言,价格与供应互相作用的周期是3年,白糖增产周期里价格下跌,减产周期里价格上涨,规律明显。
2018年白糖市场总结
17/18榨季,全球食糖供求关系由前两年的供应短缺转为供应过剩,去库存需求强烈,这也是国际糖价从24美分下跌至14美分附近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国际糖价通过价格下跌的方式来抑制供应的增加,目前,国际原糖价格已经低于巴西和印度的生产成本、基本接近澳大利亚的成本,市场需要持续的低价格来抑制新增供应。另一方面,竞争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改变,巴西制糖与制乙醇的收益发生了逆转,制乙醇已经更加有利可图,更多的甘蔗被用来生产乙醇,但是由于未榨的甘蔗所剩无几,因此仍难以改变糖供应过剩的局面。我们认为目前国际市场处于增产周期的第一年,解决供应过剩问题还需要时间,因此国际糖价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筑底工作。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近几年食糖产量徘徊在900-1100万吨之间,消费量维持在1500万吨附近,供应短缺400-600万吨。供应短缺的量需要进口和放储来填补,目前配额内和配额外进口量在230万吨附近,仍存在200-450万吨的供应缺口。由于内外价差较高,走私一直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实际上最后市场供应短缺的量很校从榨季的总供求情况看,预计17/18榨季国内产需缺口在450万吨左右,在常规进口量相当的情况下,市场供求关系要弱于上榨季,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认为糖价处于熊市的重要原因。
由于市场预期17/18榨季国内糖价处于熊市阶段,因此期货价格呈现近高远低的格局,且近远月价差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附近。SR1801合约临近交割,期现价差收窄,现货定价。对于SR1805和SR1809合约而言,目前价格基本在6000元/吨以下波动,反映的是增产预期。我们认为17/18榨季国内糖价是由现货的最终销售情况决定,这与未来的进口以及走私情况紧密相关,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过高和过低的糖价都会是反向操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