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第三产业(2021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2021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上半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1546.17亿元,同比增长13.1%……
7月19日,绵阳市统计局向媒体发布,2021年上半年该市经济运行主要数据,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600.5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789.14亿元,增长15.0%,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2. 绵阳地区有多少乡镇?
绵阳地区有133个乡、143个镇。
1、绵阳,别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介于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之间,总面积20248.4平方千米。
2、自汉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汉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的诞生地。
3、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4、截至2018年末,绵阳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常住人口485.7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3.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9.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3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1:40.3:46.6。
3. 2020绵阳经开区有什么产业?
绵阳经开区主要为绵阳市智慧家庭产业功能区,是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绵阳)基地主要承载地。现拥有长虹空调、美菱冰箱、长虹教育等相关企业10余家,形成了元器件(组件)、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服务等较为完备的智慧家庭产业板块,2020年规模突破100亿元。
4. 绵阳市有几个区、县城?
绵阳市共下辖八区(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创园区、农科区、经开区、仙海区、安州区)六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一市(江油市),并代管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全市现有乡镇建制276个,其中乡133个,镇143个,农村村委会3370个,村民小组26867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388个,居民小组2121个。 区 涪城区 597平方公里 游仙区 973平方公里 高新区 105平方公里 农科区 279平方公里 经开区 467平方公里 仙海区 280平方公里 安州区 304平方公里 科创园区 128平方公里 市 江油市 2719平方公里 县 三台县 2261平方公里 盐亭县 1648平方公里 梓潼县 1443.6平方里 安县 1100平方公里 平武县 5974平方公里
5. 绵阳周边几个大镇?
、永兴镇 涪城区
永兴镇隶属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由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2011年1月,被国家11部委首批认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先后荣获四川省“百强”乡镇、绵阳市“十强”乡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拥有绵阳市最大两个税收企业,长虹和川渝娇子烟厂,京东方工业园和千亿光电产业园也位于永兴镇。2019年12月26日,磨家镇和河边镇,划归永兴镇管辖。
2、青义镇 涪城区
青义镇位于绵阳市城北,青义镇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四川省科技示范镇和市园林绿化试点镇,作为绵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增长极,其三产发展势头强。2019年12月26日,撤销金家林街道和龙门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义镇管辖,辖区人口超过10万。
3、吴家镇 涪城区
吴家镇位于绵阳科技城西郊,距城区7.5公里2019年12月26日,四撤销石洞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吴家镇管辖。大型企业:惠科、龙华薄膜、富临精工。
4、小枧镇 游仙区
绵阳城市东南部,紧邻富乐山,距绵阳市中心城区仅7公里,绵(阳)盐(亭)一级公路纵贯全境,绵阳城区二环路环抱辖区,与南郊机场隔江相望,是绵阳城市化空间推进与产业扩散的必须之地。2019年12月,撤销小枧沟镇和建华乡,合并设立小枧镇。
5、武都镇 江油市
武都镇是四川省江油市的老县城,四川省百强镇,江油市的老县城。该镇工业发达,有长钢四分厂、红狮水泥等大型企业。
6、魏城镇 游仙区
魏城镇,地处游仙区中心腹地,绵梓路、小永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先后被国家建设部、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25日,撤销徐家镇和东宣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魏城镇管辖。
7、芦溪镇 三台县
芦溪为三台县副中心,三台县第一大镇,自古名人荟萃,商贾云集,属全国重点城镇。2016年芦溪镇成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四川省仅两个)。芦溪距离绵阳市区14公里,距离三台县城30公里。芦溪倚靠中国科技城(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建设培育了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2019年12月,撤销花园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芦溪镇管辖。
8、丰谷镇 涪城区
丰谷镇是涪城区工业发展重镇,以轻纺、机械加工、生化、食品、建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全镇已拥有各类企业30余家,形成了丰谷丝厂、科府机电、黄河电子、巨能电池、精工机械和中石化丰谷天然气开采基地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群体。
9、秀水镇 安州区
秀水镇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西有白水湖和沸泉,北有罗浮山及罗浮山温泉;场镇内有颇具规模的天主教堂和著名作家沙汀创办的“其香居”茶园;镇郊有石林、龙洞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地潼家桥、红桂村东皇观等景点。
10、.桑枣镇 安州区
桑枣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千年古刹佛教圣地飞鸣禅院、古羌王城遗址、徐家城、民国初期何家大院等历史文化遗产
境内交通发达、水系通畅,省道成青路穿境而过,是远近闻名的绵阳市“十强镇”、文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称号。
6. 四川第三大经济体?
答:四川第三大经济体分别如下:
第一: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经济带,此线路串联起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连接着四川多个发展较好的城市,未来将成为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经济带。将依托西成、宝成、成昆铁路和延线高速公路构成综合运输通道,需要强化成都市辐射功能,发挥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乐山市、雅安市、广元市、攀枝花市和西昌的支撑作用。让经济带成为带动延线城镇协同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同时要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建设西部科创大走廊,集聚发展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数字经济、商贸物流、旅游康养等产业。
第二:成遂南达经济带,此经济带连接着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重点依托成达万高铁、达成铁路和沿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的支撑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加强重要的功能平台建设,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机械汽配、绿色食品、丝纺鞋服等产业转型发展。
第三: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此这里连接着攀西地区与川南经济区,将重点依托长江以及沿江高速公路、铁路,加强攀枝花市、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对接和分工协作,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枢纽,提升沿江区位和港口优势。此经济带将重点建设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清洁能源、沿江绿色生态走廊。持续状大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和钒钛产业集群,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沿江生态型城市带。
7. 绵阳发展前景?
1、地理区位中心优势。绵阳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腹心,南距天府新区核心区150公里,东距重庆300多公里,北距西安700公里,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位于四川连接京津冀地区、衔接“一带一路”中蒙俄和中欧国际经济走廊的北向主通道上,是四川向西北开放的主要交通走廊,是成都平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的深入推进,绵阳正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随着西成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新兰渝铁路、绵遂内自宜铁路等重大交通线路的建设,绵阳与成渝地区各城市的联系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
绵阳,不仅仅是四川省定义的“成渝绵金三角”中的其中一角,其实也是“成渝西西三角”中的联系纽带。
2、融入“主干”发展优势。成德绵是成渝地区制造产业与科技创新集群与一体化发展的引领极与示范区。四川省提出,以成德绵为核心区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
成渝层面明确,以成都科学城、未来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国家级新区等为核心载体建设西部科学城。相较于四川其他次级城市,绵阳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方面更具“等高对接”成都、重庆,共同引领成渝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与优势。
3、对外辐射能力优势。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绵阳的企业总部向外设立分支的辐射强度仅次于成都和重庆,资金投出的对外辐射强度排名第四,且经济辐射能力不断强化。基于人口流动联系的大数据分析同样显示,绵阳在省内除与成都、德阳加强联系外,对于川东北各市均已形成较强辐射联系。
同时,绵阳在产业经济和人口流动方面与川南的重要区域中心泸州、宜宾之间的联动较为显著。由此可见,绵阳区域中心的综合职能建设较为完善,具备强化引领川北地区发展的潜力。
4、吸引人口集聚优势。绵阳市域人口基数大,且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近阶段城镇化的动力与潜力均突出。近五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增量达15万,增量排名全省前列,高于德阳、南充等周边同梯队城市。城镇化态势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已跃居全省第三位。
城镇化对就业与收入的带动效应较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位列全省第三、第五。优良的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吸引甘肃、陕西、重庆、河南、青海等地省以及广元、遂宁、德阳、南充、内江等市人士来绵居住和兴业。
5、市域协同发展优势。绵阳着力推动都市圈化发展,在“绵江安北”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的市域发展格局,通过“一核两翼”引领带动全市域,并为未来的绵阳大都市建设搭建基础框架。
投资大数据分析显示,绵阳的市内投资强度在省内仅次于成都,且近年表现稳健。绵阳已逐步从中心城“极化”发展转向强核引领、带动市域,市域体系内生的发展动力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