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谷产业园(140208开头的身份证是哪的?)
1. 140208开头的身份证是哪的?
大同市。
古称云中、平城,是山西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6个县,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49.68平方千米。据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同市常住人口为3105591人。
大同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山西北部、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接壤,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是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20年,大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69.9亿元。
2. 荆楚理工学院是个怎么样的学校?
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校园依山傍水,树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秀丽,环境优雅,洁美的“山水园林大学”逐步建成。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2200 余亩,校舍建筑面积 58 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 亿余元。图书馆馆藏丰富,有纸质图书 150 万余册,电子图书 40 万余种,电子期刊 8000 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 6 个。学校 2011 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 2013 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
办学定位 学校立足荆门,融入湖北,辐射全国,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人才培养 学校以生为本,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工作,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立足基层,志在高远”,培养“立足基层用得上、用得好,志在高远闯得出、发展好”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 91% 以上,居省属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涌现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刘芳艳、“扎根黔南山区支教、入选伦敦奥运火炬手”余恒菊、“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李新云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18000 人,有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 14000 余人。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大力推进队伍提高工程,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现有专任教师 10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 300 余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有 500 余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1 人。
学科建设 学校以基层社会经济领域性需求和应用型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集群建设面向基层社会经济领域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学校学科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 8 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本科专业 31 个、专科专业 11 个。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 4 个专业获批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 ( 支柱 ) 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现建有各级各类实训中心 100 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30 余个,省级实训基地 2 个,其中“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实训基地。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融入社会,追求卓越”,通过多元化方式与途径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大环境,把服务“中国农谷”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大协同创新”的特色发展路径。学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拥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研究平台和基地。近年来获省市科技成果等奖项 41 项,其中学校参与研发的“谷之初”饮料备受市场欢迎,“牛磺酸结晶工艺研究及产业化改造”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校园文化 学校以弘扬“崇学尚德,求实创新”校训精神为核心,积极开展“四维育人文化”建设,认真抓好“一院一品”文化创建活动,精心打造“社会大讲堂”、“社团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校级、院级品牌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澳大利亚西澳理工学院、美国荷晶大学、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开设有中澳电子商务、中澳会计,中美护理等专业。留学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
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聚精会神,开拓创新,推进内涵建设,谋求特色发展,走转型发展之路,努力把荆楚理工学院建设成为“荆门有地位、湖北有影响、全国有名气”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高等院校。
3. 中国农谷包括哪几个地方?
中国农谷”建设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农业产业化的展示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引领地”的目标任务,以生态文明为总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集中探索实践,奋力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谷风景
荆门市地处湖北中部和“两圈一带”结合部,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湖北农业生产的典型代表区,人文、农业、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屈家岭文化遗址”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把荆门打造成“中国农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农谷”建设,要求按照“全省样板、全国一流”的标准,以“农”为魂、以“农”为形、以“农”为神,打造集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业文化、农业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农谷”响亮品牌。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荆门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的实施意见。
农谷区位
屈家岭是五千年前神农氏祖先留给湖北人民的厚礼,屈家岭自然禀赋好、生态环境优,有望将这里建成“中国农谷”。屈家岭发现了中国第一粒人工稻、第一只彩陶纺轮、第一座隔墙连间式住房遗迹,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农耕文化,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张建华教授等提出了“屈家岭·中国农谷”的概念,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省委的重视。要实行“中国农谷”建设文化先导战略,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专题研究,大手笔、大气派培育“中国农谷”文化品牌,加大建设力度,将“农谷”由荆门扩展到整个江汉平原。
4. 农谷的意思?
农谷,是借鉴“硅谷”、“光谷”的概念,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四化同步”为原则,泛农发展为方向,科技为支撑,机制创新为核心的农业试验示范区。
着力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奋力打造“产业、绿色、创新、富民之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5. 中荆集团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6日,2016年12月28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更名为农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是由荆门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2018年2月,更名为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作为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主要负责全市产业基金组建管理、产业股权投融资、国有资本运营等,推动荆门市七大主导产业发展。
公司经营范围:股权投资及管理,对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供应业、建筑业、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项目投资及管理,短期财务性投资,资本投资咨询服务。
6. 湖北省农村主导产业分布?
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该省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划出“重点”,湖北以加快推进“六谷”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湖北以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农产品加工、农耕文化旅游等为重点打造“农谷”;以有机蔬菜、精品果业、有机茶园、有机特色养殖等为特色建设“有机谷”;建设“硒谷”,发展富硒粮油、富硒蔬菜、富硒茶、富硒畜牧、富硒水产等特色种植和养殖,进一步提升硒产业集群效应;建设“虾谷”,推动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发挥夷陵、秭归等地区的柑橘品种优势,以重点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三峡“橘谷”;在秦巴山、大别山、武陵山等地推进“药谷”建设,推进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