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农村产业(乡村特色产业的名词解释?)
1. 乡村特色产业的名词解释?
乡村特色产业是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创建的乡村产业。一般来说,是以乡村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乡土经济活动,如特色粮油、特色果蔬、茶叶咖啡、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水产、棉麻蚕桑、林特花卉等特色种养业和乡村食品、酿造、纺织、竹编、草编、剪纸、风筝、陶艺、木雕、木工等特色手工业。
除此之外,还以乡村元素作为融合发展的条件,创新新产业、新业态,创建新型产业如休闲旅游、现代康养产业。
2.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宣传内容?
1.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2.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
3.举全县之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美好乡村。
4.建设美好乡村,提高幸福指数
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3. 如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新路子”。
要深入各村,了解实际情况,摸清各村的家底,实事求是、因村施策,明确各村产业发展方向,确保产业制定有依据、合实际。
二、盘活资源,结出三方共赢“金果子”。
一方面盘活各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将闲置学校、校舍改造为生产车间,引入知名企业投入生产;
另一方面明确企业与集体分红原则,确保集体保底收入,同时要求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收购农户种植产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
三、政府支持,破解资金难题“好法子”。
一方面整合党建项目资金和扶贫工作经费用于翻新设备,帮助村集体产业建设;
另一方面设置财政扶持资金,鼓励村集体申请使用,投入企业或联合发展产业,用活用好政府资金,带动产业发展。
四、科学谋划,探索集体发展“新点子”。
鼓励村集体自力更生、自谋出路发展村级产业。探索新发展模式,将扶贫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了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生产格局,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4. 乡村产业申报指南?
(一)申报对象为省级以上从事相关工作的独立法人机构。
(二)申报单位需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运作规范,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用记录,近年来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理处罚。由省级单位统一审核汇总本单位申报材料后,统一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
(三)已完成的项目不能申报本批项目,并申请财政资金。
(四)项目承担单位需根据标准格式自行测算项目需求金额,在申报书中提供资金测算过程及测算依据。最终资金补助金额以测算核实为准。项目预算金额测算是否详细、合理将纳入评审标准。
(五)根据省财政厅要求,2023年入库项目均应按照规范文本编制,开展预算评审,不同类型项目须用相应申报书模板进行申报填写,未按要求格式填写的项目不予纳入2023年项目库。
5. 乡村产业是什么意思?
人们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片面认知,以为“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
承袭于这种思维方式,农村产业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基本所谓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不是指乡村的外貌,而是指乡村的本质,让乡村更能适应乡村产业兴旺的需要,更符合老百姓生活需要。因此,进行乡村建设必须理清乡村与乡。 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经济主体兴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
6. 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1.加快构建产业兴旺发展新格局。
一是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全市种植粮食面积28.5万亩,其中早稻种植0.88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小麦种植面积达1.1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为300公斤。嵊州市乡村振兴粮食产业融合发展集成已列入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县创建名单。生猪产能稳步增长,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9.02万头,出栏17.65万头,产能达到36.13万头。名优茶产量增价格升,至6月底,全市茶叶总产量6720吨,总产值8.69亿元,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0.9%、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名优茶产量、中高档茶数量增加,名优茶平均价格比去年提高12.6%。
2.二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
全面开展国家级三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深化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升级版,推进9个乡村产业集群及“数字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7. 农村产业发展顺口溜?
第一,春耕夏铲汗夹背,起早贪黑还挨累,种个地,真不易,说啥不想种大地。
第二,出一埯儿,浇一埯儿,一场冰雹剩个杆儿。我看透,这一切,无奈发展畜牧业,我养羊,你养牛,天天放牧还是愁。
第三,挣两钱,够吃喝,一年到头剩不多,他家婚,你家嫁,没钱随礼可咋办。
第四,生活刚刚要变好,攀比陋习便来了,房子车子随礼钱,比来比去穷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