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产业(20世纪文化产业的特征?)
1. 20世纪文化产业的特征?
一、产业性文化行为。文化产业是为了提升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品质而实施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产业的这种特性要求必须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商业运作,通过有效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组织形态对可经营性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企业化经营方式。文化产业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文化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和经营的效益。
三、文化价值的市场转换性。文化产业要通过企业运作和市场行为使文化价值转换为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价值,又以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市场消费过程来实现文化价值的社会传播。 文化产业是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的协作链条,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把不同的参与者连接起来,通过分工协作,使文化活动向生产和服务两个领域拓展,将生产变成文化资源开发,让服务满足大众文化消费,经市场转换的文化传播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并使整个过程以现代知识产权为基础。
四、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功能。文化产业的双重性和双重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文化产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文化的经济属性,发掘文化的市场潜能,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增值和利益补偿为目标,以投人产出的效益分析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衡量标准,并且以工业化、社会化的批量生产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文化的精神价值,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先进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规范性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导向性。
五、高技术和高智力含量的特征。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典型形态,是技术密集型与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领域,是技术、信息、人才、知识和智力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资本”与“知本”的彼此支撑,形成文化产业的创意形态、内容产业和非物质经济模式。
正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技术、数字技术、激光技术等髙新科技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才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于什么行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非遗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协会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之后发起成立的,协会的法定代表人由现任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兼任。
协会以“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目的,旨在通过发展协会会员、召集论坛会议、举办产品拍卖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起到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非遗协会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调查研究、信息收集、举办展览、专业培训、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同时,协会还承担着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构、团体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工作。
因而,建立非遗协会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仅能够有效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对我国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义务,行使好中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的各项权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协会还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简称非遗基金会)。作为一家由民政部特批的公募基金会,非遗基金会将完全采取非营利性的方式进行运营,将募集资金完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承诺划拨募集资金的30%用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发展的经济化、产业化。
除此之外,非遗协会还专门设立官方网站,力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做出贡献
3. 文化产业和教育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文化产业所指更加广泛,包括娱乐,道德等各种方面。
教育既是产业又是事业因而只能部分进入市场 。
为什么说教育既是产业又是事业。“产业”这个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法。大体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使用法:
狭义的产业,是指工农业领域的各个行业; 广义的产业,是把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的各个行业,即商业、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金融业、消费服务业等行业也包括在内。目前国际上更广义的产业概念,是指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