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要产业(德国制造业十大排名?)
1. 德国制造业十大排名?
德国十大企业排名
1. 大众公司
2. 戴姆勒股份公司
3. 安联保险集团
4. 西门子
5. 德国电信
6. 博世集团
7. Uniper公司
8.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
9. 德国邮政敦豪集团
10. 巴斯夫公司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世界领先,拥有许多知名企业,今天排就来介绍一下德国的十大企业排名情况,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吧!
2. 德国高新技术产业优缺点?
德国高科技的发展优点
1.高科技打造“德国制造”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已成了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的工业基础就是“科技制造”,德国靠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在激光、纳米、电子、生物、信息通讯等科技研究领域为制造业开路。
“德国制造”根植于科研机构,科研“沃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养料。300多所高等院校、数以百计的研究机构,“制造科技”都是其研究的重点。“制造科技”把信息、光学等作为重点项目。另外,纳米、电子技术被定为德国的创新发动机.对芯片行业、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都有显著推动作用。
在研发方面,德国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专利数量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德国还制定了很多制造业的“德国标准”。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贡献约160亿欧元。
2.高科技中心是高科技发展的摇篮
德国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发展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采取措施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自20世纪8 0年代起建立高科技中心(科技园区或企业孵化器)扶持创业者,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德国共有300余个科技园和孵化器,高科技中心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创业者,为德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德国最为典型的两个高科技中心是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和海德堡科技园区。
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同区建设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在这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前的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在德国一个新的企业,新的领域开始时,首先是在这里进行试验,成功后,移植到其他地区,再创一个业园区。如慕尼黑生态科技园(1.4平方公里)、绿色食品科技园(1.4平方公里)、信息产业科技园以及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
海德堡科技园区创建于1985年,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国际科学园,为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海德堡科技园区能提供非常灵活实用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在科技开发方面与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大学高分子生物学中心、诺尔公司、岁切医疗公司以及莱茵杂克生物科学研发三角地区另外80家中小型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3.高效运转的科研体系是高科技发展的保证
德国拥有一整套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科研体系。高等院校、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是德国科研体系的三大支柱。
德国共有300余所大学及专科学院,它们既是一支很强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队伍,又是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保证科研力量不断更新的重要基地。德国独立科研机构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资助的非营利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包括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马普学会、从事应用研究的弗朗霍夫学会、从事综合性跨学科战略研究的l6个国家研究中心以及84个“蓝名单”科研机构。德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是其庞大的科研体系中最重要的科研力量。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的科研主要集中于面向市场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为了保护竞争,全部研究与开发经费原则上由企业自行承担,除非企业申请到国家科技规划的重点项目。
德国高科技技术发展的缺点是,只重视传统科技产业的发展,未能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发展比较落后。
3. 二战后德国靠什么产业发展?
二战后德国很多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靠着技术、品管等方面所形成的非价格竞争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垄断能力,产品具有较高品质,灵活的交货方式优势突出。
它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力,且产业相对集中,政策支持依赖低,强调自主发展。因此,德国在二战后依靠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4. 德国产业结构?
德国工业的内核在全球化的考验面前一直保持强健,并且将制造业竞争力视作未来立足之本
重视长远发展以及在某一领域扎根做深,将技术水平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并且注重与员工建立稳定互利的长期关系
德国是“隐形冠军”的王国,拥有1307家类似企业,占全球的47.8%。
德国过于依赖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惯性发展路径,缺乏对世界经济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产业重心转移的敏锐判断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5. 德国斯图加特的主导产业?
斯图加特及其周边以高科技企业而著名,其中代表有戴姆勒(即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生产商)、保时捷、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闻名德国甚至是闻名世界的企业都将这里选为他们的总部所在地。
6. 西门子主要生产什么?
西门子主要生产的有通讯IT产品——手机,路由器,交换机,电脑,电话机等;医疗类产品——X光机,CT机等;家电类产品——冰箱等;工业控制类产品:PLC,数控机床,低压电器,触摸屏等;高端控制芯片类:如汽车稳定系统,刹车系统等。
7. 德国五大工业?
一、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
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说起德国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2013年德国汽车制造业销售额3617亿欧元,其中国外销售额2346亿欧元;轿车产量1408万辆,商用车27万辆。 二、机械设备制造
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提供的数据,2013年有98.6万人在该行业6000多家企业从业。
8. 中国在德国什么产业占优?
德国在汽车工业、机床产业、重型燃气轮机产业、电器产业等传统行业优于中国!而在新兴产业方面落后于中国如手机半导体、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通信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由于中国工业门类齐全,市场需求大于德国,所以就后发优势而言中国强于德国,所以德国只是对中国传统工业产业技术上有领先优势,而在新兴产业方便中国对德国有绝对优势!
9. 德国汽车产业从业人数?
德国约有80万名汽车行业从业人员
德国为例,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德国在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不少政商界人士希望加速推进汽车电动化,进一步提高2030年时电动汽车所占比例,即届时至少达到1500万辆。不过,德国汽车业加速推进电动化的努力受到来自工会的阻力。德国约有80万名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他们担忧快速的转型将导致数以千计岗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