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发电成本?(内蒙古四大沙漠新能源基地?)
1. 沙漠发电成本?
沙漠发电"就是利用沙漠地区的丰富的太阳能、廉价的土地和适当的工程技术获得一定规模的电能(引出来利用)的事业。沙漠地区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办法有大量太阳能板(电池)发电、 沙漠温度差发电、太阳能气流发电等,其中太阳能气流发电为改造和开发利用沙漠打开了新思路。沙漠发电所开发的是可再生能源,它没有污染,不消耗沙漠地区短缺的水,其能量来自太阳能。它固然占用便宜的土地,但由于依靠太阳光,白天、夜间、夏天、冬天其发电能力差别比较大。
我国沙漠地区每年每平方米可以得到的太阳能大约是5000-6000兆焦耳。我国40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上每年得到的太阳能是2×10的21次方(10后面21个0)焦耳。它大约折合每年700亿吨标准煤。
2. 内蒙古四大沙漠新能源基地?
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林。
据自治区能源局最新消息:
截至12月20日,我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013万千瓦,预计年底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将达到6500万千瓦以上。这是继2020年12月全区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之后,我区新能源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牢牢把握国家新能源重大战略机遇,依托良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区位发展优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今年以来,自治区能源局坚持目标导向,统筹协调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印发了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装备等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编制了《全区新能源开发布局与有序利用规划方案》,对自治区风光资源潜力、布局和有序利用进行系统性摸底和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批零碳低碳园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并通过抓试点、抓谋划、抓落实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我区新能源跨越式发展。
在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面,我区全力推进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四大沙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形成了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已纳入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目前,第一批2020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开工,第二批1188万千瓦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第三批1170万千瓦项目已上报国家。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市场化消纳场景示范建设,分批实施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优先推动市场化并网新能源,以新增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其中,已经批复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项目5个、配套新能源规模180.5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5个、配套新能源规模350.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7个、配套新能源规模167.5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21个、配套新能源规模708.625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涉及12家发电企业、配套新能源规模514.12万千瓦;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39个、配套新能源规模49.6万千瓦。
“目前,全区在建待建新能源项目总规模达1亿千瓦以上,从新能源项目批复和建设情况看,接下来全区新能源每月并网装机规模将会以百万千瓦计大步跃升,预计到2023年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将突破9000万千瓦。”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3. 能源乐园是什么?
能源乐园园区内是游客体验最酷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与高科技新能源铲平互动,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及时获取最前线的汽车信息更能享受惊险刺激的4d影院及高科技互动游戏,是老百姓又一个获取科普知识和参加体验的场所。
4. 甘肃三大沙漠?
甘肃,分布着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数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与沙漠共存的方式。从人力治沙到机械化、科学治沙,甘肃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程度呈减轻趋势,土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 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9.14万公顷。人们的生活也从过去的“人进沙退”到“人沙和谐”。 一代接着一代干 不能让民勤变成楼兰 甘肃省武威市,北部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 冬季的青土湖,芦苇全部黄了,尽管天气寒冷,这里依然水鸟飞来,生机盎然。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于1959年全面干涸。那之后,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 没有水,人们不得不走八十公里左右拉水回来。先吃,再洗碗,再喂牲口。 “我们坚持留下的人必须把沙子治好,如果治不好,沙漠会把大家都吞了的。” 坚守民勤的人们开始压沙,用麦草方格来固定沙丘,减缓沙丘流动的速度,再种上梭梭固沙,涵养水分。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有6个单位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5人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武威市民勤县石述柱荣获“全国防沙治沙英雄”,凉州区张生成荣获“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固沙治沙,慢慢地沙子少了;而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青土湖就慢慢的越变越好。”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说。 2010年以来,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形成了水面,并逐年扩大。目前,青土湖水面达到25.1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为目前的3.04米,局部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 在敦煌市阳关镇西侧、库姆塔格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这里有一个被媒体称作“沙漠都江堰”的综合性治沙工程。2016年8月,来自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洪水,经“沙漠都江堰”的分流后到库姆塔格沙漠后,阳关镇安然无恙。 他的创造者何延忠最初是为了实现高寒冷水鱼产业的梦想,来到这里后,何延忠才发现,由于南靠祁连山,这里每年汛期都会受到祁连山北坡肃北和阿克塞洪水的威胁,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 “必须守住阳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受古人的启发,经过专家指导后,何延忠开始修筑“沙漠都江堰”。 他带着团队修筑黏土固沙工程固定沙漠,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一道屏障;在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修建沙障,有效阻挡沙丘向阳关推进,形成了第二道屏障;生物固沙是种植耐旱植物,形成了第三道绿色屏障。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程国栋、郑晓静,冯起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浩大、设计巧妙、建成不易,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治沙治水思路,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目前,“沙漠都江堰”工程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业领域为流域雨洪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治理沙漠迈入机械化 一日之计在于晨。几个年轻人睁开朦胧的睡眼,今天又要向着沙漠进发了。他们的“坐骑”独一无二,既能当代步工具,同时也是试验对象。 今天的工作是继续试验固沙车出草是否顺畅的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在试验草沙障内种植耗水低的沙生植物“梭梭”。 试验,测算,记录,种植。晚上要把试验数据带回去,继续对固沙车出草结构进行分析改进。直到天已微微变黑,他们才乘坐着这辆“独一无二”的治沙车回农家院…… 这是3年前的这个时候,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腾格里沙漠边缘,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的一天。 3年后,在甘肃境内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已经形成2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成为阻止沙漠化扩张的一道坚实防线。而筑起这道防线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也已经过千锤百炼,可以大规模地实施机械化治沙了。 作为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这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及发明专利,作为甘肃建投自主研发的产品,已于2014年7月开始沙漠治理作业。 人工铺设草方格治沙固沙因其防风固沙的效果好而受到国内外治沙界推崇。然而,由于治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加之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速,这种方式难以抵挡渐趋加速的沙漠化扩张。 而机械治沙由于利用固沙装备将稻草、麦秸等植物茎杆在沙漠表面铺设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由于增大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可以起到明显的防风固沙作用。机械装备固沙质量高、效果好,大大提高沙生植物的种植存活率。 根据测算,人工铺设草沙障6人每天可以铺设600平方米;而固沙车3人每天能够铺设4万平方米,月均完成120万平方米。 而日前,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装备治沙试验基地被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未来,甘肃建投还将在此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体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升沙区文化等多角度探索探讨沙漠化防治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作为全国最早研究开发沙产业地区之一的甘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沙漠养殖、沙漠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全省沙产业累计投入达126亿多元,累计产出达153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截至2014年底,我国10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相比2009年缩减了1022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了6337平方公里。 科学治沙显成效 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在甘肃,有很多专家学者一生都与沙漠为伴,屈建军就是一遇大风就上沙山的“沙疯子”。 “治沙跟看病一样,需要先把脉,摸清风沙的特点再来治理。我们现在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沙害提出技术、产品、治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治沙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而应因地制宜建造不同的治沙体系。比如敦煌莫高窟戈壁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护对策、鸣沙山月牙泉沙山动态变化及流场恢复技术以及一些海边沙害治理和铁路沿线沙害治理体系,目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被广泛复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和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站长的屈建军告诉记者。 五十多年前,一群戴着眼镜、扛着塔尺、提着仪器的书生走进了甘肃民勤西沙窝,在沙井子支起帐篷,安营扎寨,开启了甘肃人民科学治沙的序幕。 民勤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地带,民勤的沙漠治理关系着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更多地区的生态安全。 “目前,我们在沙山堡建成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有试验地2300亩,成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前沿防沙治沙的桥头堡。”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介绍说。 凭借四十五年定位研究和治沙成果的支撑,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成全国唯一依托省级研究所建设的“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创造全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交流,与13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合作研究;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所考察学习,30位专家出国交流;执行了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了世界。 许多外国小伙伴们都认真的给课程“打了分”。 巴基斯坦斯瓦比大学(Swabi)助理教授YOUSAF JAMA今年参加了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优才计划,来到甘肃在荒漠化治理国际培训班进行学习。“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水平的在国际上是不错的,而巴基斯坦在这一块的措施并不算太多,这是很有意义的经验,撒哈拉、巴基斯坦的荒漠化水平都比较厉害,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研究,我需要把实验的数据和试验的情况记录下来。” 随着中国荒漠化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科研和产业治沙等步伐的加快,掌握了先进的治沙技术的中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际化荒漠化防治,在国际荒漠化防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 沙漠之光是哪个国家?
沙漠之光是利比亚
在这个城市当中,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沙漠,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也都生活得非常的艰难,他们没有足够的水源,他们的饮用水都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取,或者由国家提供给他们。
在他们那个地方,需要节约用水,除了正常的饮用水之外,他们根本舍不得用水来洗澡来洗脸,他们都会很久才洗一次澡,每一次洗澡都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因为这次洗澡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来之不易,所以他们特别珍惜洗澡的机会,可能每年才会洗一次吧。像我们这些水资源富裕的地区,应该想想他们的不容易,珍惜现在的水资源
6. 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与利润?
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利润因多种因素而异,如光照强度、光伏电池的技术水平、维护成本、地面租赁费用等等。然而,由于太阳能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在逐年下降的趋势下,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利润相对较为可预测且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根据经验数据,现在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大约在每千瓦时约为0.4-0.6美元,这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成本基本持平甚至更加优势。而沙漠光伏发电的利润可由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 发电量:沙漠光伏电站是在日照时间长,平均气温高,空气干燥等优质自然资源环境下建设和运营的,因此其每年发电量相对较高,能够为电力市场提供大量的绿色电力。随着晶体硅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也逐渐提高,提高了整个电站的发电量。
2.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在能源转型方面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如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制定新的发电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会大大降低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货币汇率:沙漠光伏电站项目的融资和投资主要受到货币汇率和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与欧洲和美洲市场比较稳定的市场相比,亚洲和非洲市场相对风险较高,但如果特殊情况下,亚洲和非洲市场的利润比其他市场更具吸引力,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体来说,沙漠光伏发电行业目前是以优异的成本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获得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增大,预计沙漠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利润仍将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