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产业(河南有什么产业?)
1. 河南有什么产业?
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
河南——“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设备生产基地”、“世界钢制家具之都”、“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基地”、“重要智能家居市场”、“全国最大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球最领先的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新基建”、“不锈钢生产基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配套产业集群”、“中原电气谷”......
同时,河南也是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现代轻纺、绿色建材、现代化工、医疗设备、制冷、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铝加工、三轮摩配......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 郑州十大产业排名?
郑州市十大企业排名
1、河南能源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国企、郑州知名企业,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和合金新材料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500强企业,河南能源集团在未来会继续坚持党建统领和战略引领,以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契机,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成为“创新引领、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2、中建七局
3. 郑州三大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郑州的优势在于交通与人口。因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上,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东北、华北南下湖广,沿海地区前往西北,基本都要经过郑州。高速公路也好,高速铁路也好,郑州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米字型高铁架构,郑州是最早完成布局的,这一点,就算是武汉、南京、上海、深圳都比不上。
4. 河南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1、汽车制造业:宇通汽车,尼桑日产(皮卡和帕拉丁)是两个全国有名的,但日产钱都被小日本赚走了,称不上是支柱产业;
2、机械制造业:原来的一拖、洛轴都后继乏力,洛轴前不久刚刚被兼并,一拖光想拖不动;前一段去了一个原来郑州的著名企业,郑煤机厂,诺大的厂区,巨大的生产车间,十数台布满灰尘的旧年代的车床,只有几台外包出去的还在运行,其他都一片萧条,让人感慨万千;原来著名的郑纺机估计无出其右;新兴的制造业太著名的不知道;小型的都不成气候。
3、电子技术企业:河南的电子技术企业相对发展更慢,人才外流严重。现在著名的有许继集团,思达电子(原来郑州最好的企业)。安阳原来的玻壳厂供应全国彩电巨头,但现在彩电都转向平板,玻壳不知现状如何?其他小企业甚多,但能够出人头地,全国领先的想了半天想不出来?
4、造酒业,这是河南比较好的了,试举一下。
杜康、天冠、张弓等,但全国性持久不衰的品牌比较少;啤酒业,郑州主要是金星。
5、石油: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但由于石油是国家经营,不能算是河南的产业。
5. 许昌地区支柱产业都有啥?
许昌继电器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河集团公司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华木圆艺有限公司等等
6. 林州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林州的支柱产业还是建筑业,其次钢铁行业和钢铁行业延伸出来的高附加值油井管产业,再就是近几年上马的新材料产业。林州名气在外的还是旅游业,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
7. 河南省的现代农业有哪些主导产业?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大豆、花生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机械化的普及,以下几种可能成为农业主导产业。 (一)小麦。 2018年,国家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以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区域的95个粮食主产县为核心区主体范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发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在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农业科研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313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1049亿斤增至2017年的1213.4亿斤,提前5年完成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要求河南到2020年增产155亿斤粮食的任务。2018年,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32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2018年,河南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夏粮产量695.36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秋粮产量493.96亿斤,下降了3.3%。小麦产量693.20亿斤,下降1.0%,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350.59亿斤,下降5.4%。油料产量619.09万吨,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82亿斤,增长4.7%,居全国第三。瓜果类农作物产量389.71亿斤,增长11.4% (二)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 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1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8. 郑州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
郑州着力打造七大支柱产业
物流业:2014年该产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陆港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措施保障:重点建设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6个专业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建设各类县级物流节点。
商贸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760亿元,2016年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建成国家现代商贸中心。
措施保障:积极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布局规划1个国家级商贸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五年内商业零售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分别达到100家、3000家。
金融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460亿元,2016年突破6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成为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
措施保障:在郑东新区规划建设郑州龙湖金融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中心。鼓励和引导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各类集聚区设立金融服务站。
文化创意旅游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旅游总收入880亿元,2020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国家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措施保障:依托商城遗址、大河村、西山和裴李岗等遗址文化,围绕黄河、黄帝、少林、商都和天地之中等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一批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以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等为重点,争创国家5A级景区。
高技术服务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370亿元,2016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强力推进与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工程和“无线城市”、“数字郑州”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为一体的第三方电子综合服务平台。
房地产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5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积极推广组团式地产开发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居住地产、商贸地产、空港地产,实现与都市区快速交通、水系建设和森林生态的联动发展。
公共服务业: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保障:合理布局各级行政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区,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家庭保洁、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
9. 河南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1、汽车制造业:宇通汽车,尼桑日产(皮卡和帕拉丁)是两个全国有名的,但日产钱都被小日本赚走了,称不上是支柱产业;
2、机械制造业:原来的一拖、洛轴都后继乏力,洛轴前不久刚刚被兼并,一拖光想拖不动;前一段去了一个原来郑州的著名企业,郑煤机厂,诺大的厂区,巨大的生产车间,十数台布满灰尘的旧年代的车床,只有几台外包出去的还在运行,其他都一片萧条,让人感慨万千;原来著名的郑纺机估计无出其右;新兴的制造业太著名的不知道;小型的都不成气候。
3、电子技术企业:河南的电子技术企业相对发展更慢,人才外流严重。现在著名的有许继集团,思达电子(原来郑州最好的企业)。安阳原来的玻壳厂供应全国彩电巨头,但现在彩电都转向平板,玻壳不知现状如何?其他小企业甚多,但能够出人头地,全国领先的想了半天想不出来?
4、造酒业,这是河南比较好的了,试举一下。
杜康、天冠、张弓等,但全国性持久不衰的品牌比较少;啤酒业,郑州主要是金星。
5、石油: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但由于石油是国家经营,不能算是河南的产业。
10. 河南最发达的产业?
河南省最发达的产业是农业。
河南省的农作物种类很多,而且河南省大多数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高。
特别是河南省的小麦,每年的产量都很高,总小麦产量是中国小麦产量的一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库。
当然,河南省也有自己的民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
11. 郑州三大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郑州的优势在于交通与人口。因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上,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东北、华北南下湖广,沿海地区前往西北,基本都要经过郑州。高速公路也好,高速铁路也好,郑州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米字型高铁架构,郑州是最早完成布局的,这一点,就算是武汉、南京、上海、深圳都比不上。
12. 林州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林州的支柱产业还是建筑业,其次钢铁行业和钢铁行业延伸出来的高附加值油井管产业,再就是近几年上马的新材料产业。林州名气在外的还是旅游业,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
13. 郑州十大产业排名?
郑州市十大企业排名
1、河南能源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国企、郑州知名企业,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和合金新材料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500强企业,河南能源集团在未来会继续坚持党建统领和战略引领,以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契机,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成为“创新引领、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2、中建七局
14. 许昌地区支柱产业都有啥?
许昌继电器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河集团公司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华木圆艺有限公司等等
15. 河南省的现代农业有哪些主导产业?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大豆、花生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机械化的普及,以下几种可能成为农业主导产业。 (一)小麦。 2018年,国家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以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区域的95个粮食主产县为核心区主体范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发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在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农业科研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313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1049亿斤增至2017年的1213.4亿斤,提前5年完成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要求河南到2020年增产155亿斤粮食的任务。2018年,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32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2018年,河南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夏粮产量695.36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秋粮产量493.96亿斤,下降了3.3%。小麦产量693.20亿斤,下降1.0%,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350.59亿斤,下降5.4%。油料产量619.09万吨,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82亿斤,增长4.7%,居全国第三。瓜果类农作物产量389.71亿斤,增长11.4% (二)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 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1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6. 郑州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
郑州着力打造七大支柱产业
物流业:2014年该产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陆港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措施保障:重点建设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6个专业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建设各类县级物流节点。
商贸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760亿元,2016年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建成国家现代商贸中心。
措施保障:积极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布局规划1个国家级商贸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五年内商业零售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分别达到100家、3000家。
金融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460亿元,2016年突破6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成为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
措施保障:在郑东新区规划建设郑州龙湖金融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中心。鼓励和引导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各类集聚区设立金融服务站。
文化创意旅游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旅游总收入880亿元,2020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国家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措施保障:依托商城遗址、大河村、西山和裴李岗等遗址文化,围绕黄河、黄帝、少林、商都和天地之中等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一批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以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等为重点,争创国家5A级景区。
高技术服务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370亿元,2016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强力推进与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工程和“无线城市”、“数字郑州”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为一体的第三方电子综合服务平台。
房地产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5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积极推广组团式地产开发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居住地产、商贸地产、空港地产,实现与都市区快速交通、水系建设和森林生态的联动发展。
公共服务业: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保障:合理布局各级行政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区,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家庭保洁、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
17. 许昌地区支柱产业都有啥?
许昌继电器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河集团公司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华木圆艺有限公司等等
18. 河南有什么产业?
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
河南——“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设备生产基地”、“世界钢制家具之都”、“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基地”、“重要智能家居市场”、“全国最大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球最领先的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新基建”、“不锈钢生产基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配套产业集群”、“中原电气谷”......
同时,河南也是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现代轻纺、绿色建材、现代化工、医疗设备、制冷、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铝加工、三轮摩配......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19. 河南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1、汽车制造业:宇通汽车,尼桑日产(皮卡和帕拉丁)是两个全国有名的,但日产钱都被小日本赚走了,称不上是支柱产业;
2、机械制造业:原来的一拖、洛轴都后继乏力,洛轴前不久刚刚被兼并,一拖光想拖不动;前一段去了一个原来郑州的著名企业,郑煤机厂,诺大的厂区,巨大的生产车间,十数台布满灰尘的旧年代的车床,只有几台外包出去的还在运行,其他都一片萧条,让人感慨万千;原来著名的郑纺机估计无出其右;新兴的制造业太著名的不知道;小型的都不成气候。
3、电子技术企业:河南的电子技术企业相对发展更慢,人才外流严重。现在著名的有许继集团,思达电子(原来郑州最好的企业)。安阳原来的玻壳厂供应全国彩电巨头,但现在彩电都转向平板,玻壳不知现状如何?其他小企业甚多,但能够出人头地,全国领先的想了半天想不出来?
4、造酒业,这是河南比较好的了,试举一下。
杜康、天冠、张弓等,但全国性持久不衰的品牌比较少;啤酒业,郑州主要是金星。
5、石油: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但由于石油是国家经营,不能算是河南的产业。
20. 河南最发达的产业?
河南省最发达的产业是农业。
河南省的农作物种类很多,而且河南省大多数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高。
特别是河南省的小麦,每年的产量都很高,总小麦产量是中国小麦产量的一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库。
当然,河南省也有自己的民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
21. 河南最发达的产业?
河南省最发达的产业是农业。
河南省的农作物种类很多,而且河南省大多数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高。
特别是河南省的小麦,每年的产量都很高,总小麦产量是中国小麦产量的一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库。
当然,河南省也有自己的民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
22. 河南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1、汽车制造业:宇通汽车,尼桑日产(皮卡和帕拉丁)是两个全国有名的,但日产钱都被小日本赚走了,称不上是支柱产业;
2、机械制造业:原来的一拖、洛轴都后继乏力,洛轴前不久刚刚被兼并,一拖光想拖不动;前一段去了一个原来郑州的著名企业,郑煤机厂,诺大的厂区,巨大的生产车间,十数台布满灰尘的旧年代的车床,只有几台外包出去的还在运行,其他都一片萧条,让人感慨万千;原来著名的郑纺机估计无出其右;新兴的制造业太著名的不知道;小型的都不成气候。
3、电子技术企业:河南的电子技术企业相对发展更慢,人才外流严重。现在著名的有许继集团,思达电子(原来郑州最好的企业)。安阳原来的玻壳厂供应全国彩电巨头,但现在彩电都转向平板,玻壳不知现状如何?其他小企业甚多,但能够出人头地,全国领先的想了半天想不出来?
4、造酒业,这是河南比较好的了,试举一下。
杜康、天冠、张弓等,但全国性持久不衰的品牌比较少;啤酒业,郑州主要是金星。
5、石油: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但由于石油是国家经营,不能算是河南的产业。
23. 河南最发达的产业?
河南省最发达的产业是农业。
河南省的农作物种类很多,而且河南省大多数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高。
特别是河南省的小麦,每年的产量都很高,总小麦产量是中国小麦产量的一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库。
当然,河南省也有自己的民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
24. 许昌地区支柱产业都有啥?
许昌继电器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河集团公司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华木圆艺有限公司等等
25. 河南有什么产业?
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
河南——“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设备生产基地”、“世界钢制家具之都”、“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基地”、“重要智能家居市场”、“全国最大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球最领先的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新基建”、“不锈钢生产基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配套产业集群”、“中原电气谷”......
同时,河南也是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现代轻纺、绿色建材、现代化工、医疗设备、制冷、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铝加工、三轮摩配......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6. 郑州十大产业排名?
郑州市十大企业排名
1、河南能源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国企、郑州知名企业,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和合金新材料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500强企业,河南能源集团在未来会继续坚持党建统领和战略引领,以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契机,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成为“创新引领、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2、中建七局
27. 林州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林州的支柱产业还是建筑业,其次钢铁行业和钢铁行业延伸出来的高附加值油井管产业,再就是近几年上马的新材料产业。林州名气在外的还是旅游业,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
28. 郑州三大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郑州的优势在于交通与人口。因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上,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东北、华北南下湖广,沿海地区前往西北,基本都要经过郑州。高速公路也好,高速铁路也好,郑州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米字型高铁架构,郑州是最早完成布局的,这一点,就算是武汉、南京、上海、深圳都比不上。
29. 河南有什么产业?
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
河南——“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设备生产基地”、“世界钢制家具之都”、“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基地”、“重要智能家居市场”、“全国最大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球最领先的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新基建”、“不锈钢生产基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配套产业集群”、“中原电气谷”......
同时,河南也是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现代轻纺、绿色建材、现代化工、医疗设备、制冷、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铝加工、三轮摩配......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30. 林州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林州的支柱产业还是建筑业,其次钢铁行业和钢铁行业延伸出来的高附加值油井管产业,再就是近几年上马的新材料产业。林州名气在外的还是旅游业,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
31. 郑州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
郑州着力打造七大支柱产业
物流业:2014年该产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陆港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措施保障:重点建设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6个专业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建设各类县级物流节点。
商贸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760亿元,2016年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建成国家现代商贸中心。
措施保障:积极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布局规划1个国家级商贸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五年内商业零售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分别达到100家、3000家。
金融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460亿元,2016年突破6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成为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
措施保障:在郑东新区规划建设郑州龙湖金融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中心。鼓励和引导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各类集聚区设立金融服务站。
文化创意旅游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旅游总收入880亿元,2020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国家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措施保障:依托商城遗址、大河村、西山和裴李岗等遗址文化,围绕黄河、黄帝、少林、商都和天地之中等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一批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以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等为重点,争创国家5A级景区。
高技术服务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370亿元,2016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强力推进与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工程和“无线城市”、“数字郑州”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为一体的第三方电子综合服务平台。
房地产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5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积极推广组团式地产开发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居住地产、商贸地产、空港地产,实现与都市区快速交通、水系建设和森林生态的联动发展。
公共服务业: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保障:合理布局各级行政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区,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家庭保洁、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
32. 河南省的现代农业有哪些主导产业?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大豆、花生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机械化的普及,以下几种可能成为农业主导产业。 (一)小麦。 2018年,国家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以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区域的95个粮食主产县为核心区主体范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发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在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农业科研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313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1049亿斤增至2017年的1213.4亿斤,提前5年完成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要求河南到2020年增产155亿斤粮食的任务。2018年,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32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2018年,河南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夏粮产量695.36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秋粮产量493.96亿斤,下降了3.3%。小麦产量693.20亿斤,下降1.0%,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350.59亿斤,下降5.4%。油料产量619.09万吨,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82亿斤,增长4.7%,居全国第三。瓜果类农作物产量389.71亿斤,增长11.4% (二)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 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1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3. 鹤壁的经济产业?
鹤壁4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学工业、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加工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食品是鹤壁第一大支柱产业。鹤壁小大人曾风靡一时,1990年代有“南有娃哈哈,北有小大人”之称。大用、永达两家鹤壁肉鸡企业是“中国名牌企业”,永达集团为搭乘中国神舟10号宇宙飞船的中国航天员研制了太空肉食品。此外,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浚县王庄镇有较多食品企业,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冷冻食品、食用油、面粉、小麦调理面。
电子资讯及汽车制造业,鹤壁是全国30个电子工业重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电子工业基地、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基地,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之一。拥有电子资讯企业150余家,能够生产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八大门类、2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型号的电子产品,主要产品有激光测量仪、通信光缆、高性能锂电池等。天海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档的起草者。无线电四厂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参与了神舟5号、5号、7号飞船载人航天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博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电阻器制造基地,拥有省级电子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华中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电子资讯行业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华晨宝马集团在鹤壁建设了中原汽车基地。台湾富士康鹤壁科技工业园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外壳等金属镁精深加工产品。
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煤电化材是鹤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现代鹤壁因煤建市,鹤壁经济3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60%的财政税收来源于此。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同力发电、丰鹤发电、同力水泥、豫鹤同力水泥、宝马化肥等企业成为煤电化材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鹤壁的项目有中石化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项目、河南煤化合作投资17.2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煤制乙二醇项目。
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是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600兆瓦鹤淇电厂,新能源有浚县火龙岗风电场、淇县凤泉山风电场。
陶瓷产业,鹤壁古瓷窑遗址为中国考古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鹤壁烧瓷兴于唐,鼎盛于宋。鹤壁窑是唐朝河南府进贡白瓷的重要地区。鹤壁陶瓷工业化生产位于山城区石林工业集聚区,有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的陶瓷企业落户石林镇东部的山城区陶瓷产业集聚区,主要生产抛光砖、仿古砖、内墙砖,是“中国中部陶瓷基地”。
金属镁产业,早在1995年,鹤壁金属镁企业就有77家,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有轨道交通、航天飞机、军事屏蔽厂房用大规格镁合金挤压板材和型材、军舰楼梯用大规模型材、防弹板、航空导弹挂件。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镁粉、镁屑、镁粒加工出口基地和镁牺牲阳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高品质镁及镁合金系列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钙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硅热法炼镁清洁化生产及综合利用生产示范基地。 鹤壁市农科院研发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家宝总理在鹤壁视察时将浚单系列玉米种子命名为“永优”。
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8.18万亩,粮食亩产478.91公斤,粮食总产量123.64万吨,总产实现十二连增。肉类总产量23.43万吨,禽蛋产量14.43万吨,牛奶产量6.91万吨。 哥特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斯德望、兰东主教携梅、兰、林等神父主持祝圣,时为农历四月十三。位于鹤山区。教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罗。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1957年3月鹤壁建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设在神父楼:一楼为市政府,二楼为市委办公场所。
34. 郑州三大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郑州的优势在于交通与人口。因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上,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东北、华北南下湖广,沿海地区前往西北,基本都要经过郑州。高速公路也好,高速铁路也好,郑州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米字型高铁架构,郑州是最早完成布局的,这一点,就算是武汉、南京、上海、深圳都比不上。
35. 河南省的现代农业有哪些主导产业?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大豆、花生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机械化的普及,以下几种可能成为农业主导产业。 (一)小麦。 2018年,国家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以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区域的95个粮食主产县为核心区主体范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发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在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农业科研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313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1049亿斤增至2017年的1213.4亿斤,提前5年完成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要求河南到2020年增产155亿斤粮食的任务。2018年,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32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2018年,河南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夏粮产量695.36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秋粮产量493.96亿斤,下降了3.3%。小麦产量693.20亿斤,下降1.0%,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350.59亿斤,下降5.4%。油料产量619.09万吨,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82亿斤,增长4.7%,居全国第三。瓜果类农作物产量389.71亿斤,增长11.4% (二)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 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1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6. 郑州十大产业排名?
郑州市十大企业排名
1、河南能源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国企、郑州知名企业,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和合金新材料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500强企业,河南能源集团在未来会继续坚持党建统领和战略引领,以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契机,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成为“创新引领、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2、中建七局
37. 鹤壁的经济产业?
鹤壁4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学工业、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加工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食品是鹤壁第一大支柱产业。鹤壁小大人曾风靡一时,1990年代有“南有娃哈哈,北有小大人”之称。大用、永达两家鹤壁肉鸡企业是“中国名牌企业”,永达集团为搭乘中国神舟10号宇宙飞船的中国航天员研制了太空肉食品。此外,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浚县王庄镇有较多食品企业,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冷冻食品、食用油、面粉、小麦调理面。
电子资讯及汽车制造业,鹤壁是全国30个电子工业重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电子工业基地、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基地,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之一。拥有电子资讯企业150余家,能够生产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八大门类、2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型号的电子产品,主要产品有激光测量仪、通信光缆、高性能锂电池等。天海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档的起草者。无线电四厂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参与了神舟5号、5号、7号飞船载人航天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博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电阻器制造基地,拥有省级电子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华中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电子资讯行业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华晨宝马集团在鹤壁建设了中原汽车基地。台湾富士康鹤壁科技工业园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外壳等金属镁精深加工产品。
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煤电化材是鹤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现代鹤壁因煤建市,鹤壁经济3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60%的财政税收来源于此。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同力发电、丰鹤发电、同力水泥、豫鹤同力水泥、宝马化肥等企业成为煤电化材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鹤壁的项目有中石化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项目、河南煤化合作投资17.2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煤制乙二醇项目。
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是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600兆瓦鹤淇电厂,新能源有浚县火龙岗风电场、淇县凤泉山风电场。
陶瓷产业,鹤壁古瓷窑遗址为中国考古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鹤壁烧瓷兴于唐,鼎盛于宋。鹤壁窑是唐朝河南府进贡白瓷的重要地区。鹤壁陶瓷工业化生产位于山城区石林工业集聚区,有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的陶瓷企业落户石林镇东部的山城区陶瓷产业集聚区,主要生产抛光砖、仿古砖、内墙砖,是“中国中部陶瓷基地”。
金属镁产业,早在1995年,鹤壁金属镁企业就有77家,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有轨道交通、航天飞机、军事屏蔽厂房用大规格镁合金挤压板材和型材、军舰楼梯用大规模型材、防弹板、航空导弹挂件。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镁粉、镁屑、镁粒加工出口基地和镁牺牲阳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高品质镁及镁合金系列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钙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硅热法炼镁清洁化生产及综合利用生产示范基地。 鹤壁市农科院研发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家宝总理在鹤壁视察时将浚单系列玉米种子命名为“永优”。
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8.18万亩,粮食亩产478.91公斤,粮食总产量123.64万吨,总产实现十二连增。肉类总产量23.43万吨,禽蛋产量14.43万吨,牛奶产量6.91万吨。 哥特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斯德望、兰东主教携梅、兰、林等神父主持祝圣,时为农历四月十三。位于鹤山区。教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罗。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1957年3月鹤壁建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设在神父楼:一楼为市政府,二楼为市委办公场所。
38. 鹤壁的经济产业?
鹤壁4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学工业、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加工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食品是鹤壁第一大支柱产业。鹤壁小大人曾风靡一时,1990年代有“南有娃哈哈,北有小大人”之称。大用、永达两家鹤壁肉鸡企业是“中国名牌企业”,永达集团为搭乘中国神舟10号宇宙飞船的中国航天员研制了太空肉食品。此外,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浚县王庄镇有较多食品企业,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冷冻食品、食用油、面粉、小麦调理面。
电子资讯及汽车制造业,鹤壁是全国30个电子工业重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电子工业基地、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基地,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之一。拥有电子资讯企业150余家,能够生产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八大门类、2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型号的电子产品,主要产品有激光测量仪、通信光缆、高性能锂电池等。天海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档的起草者。无线电四厂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参与了神舟5号、5号、7号飞船载人航天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博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电阻器制造基地,拥有省级电子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华中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电子资讯行业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华晨宝马集团在鹤壁建设了中原汽车基地。台湾富士康鹤壁科技工业园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外壳等金属镁精深加工产品。
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煤电化材是鹤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现代鹤壁因煤建市,鹤壁经济3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60%的财政税收来源于此。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同力发电、丰鹤发电、同力水泥、豫鹤同力水泥、宝马化肥等企业成为煤电化材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鹤壁的项目有中石化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项目、河南煤化合作投资17.2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煤制乙二醇项目。
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是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600兆瓦鹤淇电厂,新能源有浚县火龙岗风电场、淇县凤泉山风电场。
陶瓷产业,鹤壁古瓷窑遗址为中国考古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鹤壁烧瓷兴于唐,鼎盛于宋。鹤壁窑是唐朝河南府进贡白瓷的重要地区。鹤壁陶瓷工业化生产位于山城区石林工业集聚区,有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的陶瓷企业落户石林镇东部的山城区陶瓷产业集聚区,主要生产抛光砖、仿古砖、内墙砖,是“中国中部陶瓷基地”。
金属镁产业,早在1995年,鹤壁金属镁企业就有77家,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有轨道交通、航天飞机、军事屏蔽厂房用大规格镁合金挤压板材和型材、军舰楼梯用大规模型材、防弹板、航空导弹挂件。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镁粉、镁屑、镁粒加工出口基地和镁牺牲阳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高品质镁及镁合金系列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钙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硅热法炼镁清洁化生产及综合利用生产示范基地。 鹤壁市农科院研发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家宝总理在鹤壁视察时将浚单系列玉米种子命名为“永优”。
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8.18万亩,粮食亩产478.91公斤,粮食总产量123.64万吨,总产实现十二连增。肉类总产量23.43万吨,禽蛋产量14.43万吨,牛奶产量6.91万吨。 哥特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斯德望、兰东主教携梅、兰、林等神父主持祝圣,时为农历四月十三。位于鹤山区。教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罗。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1957年3月鹤壁建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设在神父楼:一楼为市政府,二楼为市委办公场所。
39. 郑州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
郑州着力打造七大支柱产业
物流业:2014年该产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陆港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措施保障:重点建设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6个专业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建设各类县级物流节点。
商贸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760亿元,2016年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建成国家现代商贸中心。
措施保障:积极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布局规划1个国家级商贸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五年内商业零售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分别达到100家、3000家。
金融业:2014年增加值达到460亿元,2016年突破6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成为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
措施保障:在郑东新区规划建设郑州龙湖金融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中心。鼓励和引导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各类集聚区设立金融服务站。
文化创意旅游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旅游总收入880亿元,2020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国家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措施保障:依托商城遗址、大河村、西山和裴李岗等遗址文化,围绕黄河、黄帝、少林、商都和天地之中等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一批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以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等为重点,争创国家5A级景区。
高技术服务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370亿元,2016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强力推进与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工程和“无线城市”、“数字郑州”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为一体的第三方电子综合服务平台。
房地产业:2014年实现增加值25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1000亿元。
措施保障:积极推广组团式地产开发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居住地产、商贸地产、空港地产,实现与都市区快速交通、水系建设和森林生态的联动发展。
公共服务业: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保障:合理布局各级行政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区,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家庭保洁、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
40. 鹤壁的经济产业?
鹤壁4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学工业、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加工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食品是鹤壁第一大支柱产业。鹤壁小大人曾风靡一时,1990年代有“南有娃哈哈,北有小大人”之称。大用、永达两家鹤壁肉鸡企业是“中国名牌企业”,永达集团为搭乘中国神舟10号宇宙飞船的中国航天员研制了太空肉食品。此外,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浚县王庄镇有较多食品企业,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冷冻食品、食用油、面粉、小麦调理面。
电子资讯及汽车制造业,鹤壁是全国30个电子工业重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电子工业基地、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基地,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之一。拥有电子资讯企业150余家,能够生产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八大门类、2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型号的电子产品,主要产品有激光测量仪、通信光缆、高性能锂电池等。天海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档的起草者。无线电四厂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参与了神舟5号、5号、7号飞船载人航天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博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电阻器制造基地,拥有省级电子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华中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电子资讯行业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华晨宝马集团在鹤壁建设了中原汽车基地。台湾富士康鹤壁科技工业园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外壳等金属镁精深加工产品。
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煤电化材是鹤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现代鹤壁因煤建市,鹤壁经济3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60%的财政税收来源于此。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同力发电、丰鹤发电、同力水泥、豫鹤同力水泥、宝马化肥等企业成为煤电化材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鹤壁的项目有中石化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项目、河南煤化合作投资17.2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煤制乙二醇项目。
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是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600兆瓦鹤淇电厂,新能源有浚县火龙岗风电场、淇县凤泉山风电场。
陶瓷产业,鹤壁古瓷窑遗址为中国考古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鹤壁烧瓷兴于唐,鼎盛于宋。鹤壁窑是唐朝河南府进贡白瓷的重要地区。鹤壁陶瓷工业化生产位于山城区石林工业集聚区,有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的陶瓷企业落户石林镇东部的山城区陶瓷产业集聚区,主要生产抛光砖、仿古砖、内墙砖,是“中国中部陶瓷基地”。
金属镁产业,早在1995年,鹤壁金属镁企业就有77家,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有轨道交通、航天飞机、军事屏蔽厂房用大规格镁合金挤压板材和型材、军舰楼梯用大规模型材、防弹板、航空导弹挂件。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镁粉、镁屑、镁粒加工出口基地和镁牺牲阳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高品质镁及镁合金系列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中国钙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硅热法炼镁清洁化生产及综合利用生产示范基地。 鹤壁市农科院研发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家宝总理在鹤壁视察时将浚单系列玉米种子命名为“永优”。
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8.18万亩,粮食亩产478.91公斤,粮食总产量123.64万吨,总产实现十二连增。肉类总产量23.43万吨,禽蛋产量14.43万吨,牛奶产量6.91万吨。 哥特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斯德望、兰东主教携梅、兰、林等神父主持祝圣,时为农历四月十三。位于鹤山区。教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罗。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1957年3月鹤壁建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设在神父楼:一楼为市政府,二楼为市委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