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源转型(什么企业需要进行能源转型?)
1. 什么企业需要进行能源转型?
近年来,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趋势。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加速向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多元格局演进。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未来碳中和世界中,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能源利用的重要构成。
根据测算,我国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在能源供应侧非化石能源占比尚需大幅提升,在能源需求侧电动化率不能低于80%;成品油消费或将达峰后逐步下降,天然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过渡能源”。
2. 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什么下能源转型研讨会?
2020年12月22日,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工作成绩,分析把握“十四五”能源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3. 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历史?
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世界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上世纪60年代,世界逐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
上世纪70至80年,世界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丰富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安全。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并调整为以石油、煤、核能和天然气为主,以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以及潮汐等新能源为辅的更加多元的能源结构。
同时,大规模建设核电站;2010年以来,日本受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核能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断提高,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逐年递增。
4. 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2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80%以上;全球用电量超过60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将达到6200千瓦时。
二是能源系统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历了由点对点供应向区域配置、跨国配置的发展历程。随着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输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跨国跨洲联网将从现在的“手拉手”变成“心连心”,从目前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
三是能源产业向优质高效升级。以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将有力推动能源产业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清洁能源和电力为中心的产业集群转变,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高效用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比重将大幅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融合集成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高效清洁发电、先进输变电(特高压、柔性直流、超导输电等)、大电网运行控制、储能等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就是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施“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即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打造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体,促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5. 能源结构转型主要的内容?
一是持续加强节能,引导合理消费。工业节能潜力仍然巨大,技术进步还将不断提供更大潜力。合理消费不仅是生活的终端消费模式要绿色低碳化,更是生产方式的高效绿色低碳化。要确定积极的宏观节能目标(双控),更新能效标准,要有国家级重大节能工程,诸如电力系统、建筑系统、供热系统等。
二是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到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是最低目标。同时,要解决确保电力和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具体问题。能源和电力系统要根据新的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系统转变,使能源系统适应低碳转型的发展要求,不能以现有系统结构和技术维持不变来限制能源的低碳化。可再生能源目前还不是高比例,但正在起步向高比例前进,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和技术准备。新型电气化的许多终端用能技术和设施也要用能系统从全局出发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三是设法减少转型阻力做到平稳过渡。传统能源产能扩张惯性大,增加过剩风险。
6.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说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那就离不开电池,早在1799年,伏特使用金属和盐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电池。当时间来到182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这样电能就可以转化为动能,从而为电动汽车发展也奠定了基础。而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六年后,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科学家阿纽什.耶德利克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动机,并将其装在一块木板上驱动轮子,试验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
在此之后有众多发明家开始着手于电动汽车的发展,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
1832年至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给马车装上了电池和电机,改造为一辆电动马车。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性电池作动力,发明了电动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可供使用的电动车,但是由于无法充电等其他原因,与世界第一辆电动汽车的名号,失之交臂。 而正儿八经被载入史册的世界第一辆电动汽车,则是在1881年由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打造的一辆以铅酸电池为动力,并且可充电的三轮电动车,这款车仅重160公斤,最高时速可达12km/h。
时间来到1886年,卡尔.奔驰才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而这时候电动汽车发展这时候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
在1900年的时候,欧美地区出售的4200辆汽车中,40%为蒸汽机车,38%为电动汽车,最后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车。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燃油汽车还处于落后阶段,并不像现在这样主导着汽车市场。
1899年,保时捷之父费迪南德.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以替代当时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并且开发了Lohner-Porsche电动车,该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由前轮内的轮毂电动机直接驱动。随后,费迪南德.波尔舍在Lohner-Porsche的后轮上又装载两个轮毂电动机,由此世界第一辆四轮驱动电动车诞生。
1902年,费迪南德.波尔舍在此基础上加装了一台内燃机来发电驱动轮毂电机,就此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诞生了。同时,他还开发了第一款多功能全混合动力汽车—Semper Vivus。
是不是没想到保时捷居然是靠电动汽车发家的。
20世纪初开始,内燃机技术快速发展和当时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再加之当时电动汽车和蒸汽汽车的发展落后,燃油汽车便开始主导汽车市场。
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中东石油危机,全世界都陷入了石油短缺的困境,就此开始汽车制造商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发展,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电动汽车发展开始复苏。
在1990年1月的洛杉矶汽车展上,通用汽车的总裁向全球推出Impact纯电动轿车。
但是由于电池技术发展的滞后,并没有很大的突破。汽车制造商就开始着手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就此我们常见的PHEV插电混合动力以及HEV混合动力的车型就此诞生。
1996年丰田汽车使用镍氢电池的RAV4LEV,1996年法国雷诺汽车的Clio, 1997年丰田的 Prius(参数 | 询价)混合动力轿车下线,1997年日产汽车生产了世界上第一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Prairie Joy EV。
近年来电池技术得到了突破,以及各国政策的扶持,国内外诞生了非常多优秀的电动汽车品牌,并且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陆续推出了优秀的电动汽车。现如今电动车汽车的市场一片大好,只不过现如今电动车汽车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相信不久的未来电动汽车将重新主导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