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污染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
1.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主体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主体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主体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主体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2. 第四产业第五产业分别是什么?
第四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也叫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它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以及相关服务领域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都是具有高度技术含量和高度创新性的,如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物联网应用等,它们在发展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产业是指新能源产业,也叫清洁能源产业,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等产业。这些产业都具有低碳、低污染的特点,能源高效利用,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对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作用。
3. 低碳产业有哪些?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碳为基础的产业,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4. 绿色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1、绿色经济产业:无污染的产业,就是绿色经济产业。
2、比如太阳能发电,风能、水能的利用,这都是绿色产业。
3、还有农业方面,无污染的农业作物的生产,都属于绿色产业。
4、此外,IT产业、艺术领域的产业方面,也都没有什么污染,皆属于绿色经济产业。
5. 十大污染行业包括哪些?
日前出台的“水十条”明确指出,取缔“十小”企业。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酝酿已久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正式公布,“狠抓工业污染防治”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取缔“十小”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 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都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在欢呼环保产业盛宴来临的同时,也要看到造纸、焦化、电镀等行业升级改造、不进则退的压力。
仔细研究条款中涉及的行业,造纸、印染、炼焦、制革、电镀等均是以往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污染整治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多轮淘汰整治后,仍有不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的生产项目存在,环保治理不到位的情况也不鲜见。此次《水十条》再次明确整治时间表,会给这些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压力之下,企业需要进行哪些改变?
工业污染隐患有多大?
造纸等4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7.5%
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的微博“叫板”日前引发网友围观。这源于他晒出的一张照片:钱塘江外六工段排涝闸的闸口江面出现大面积黑水,因为周边化工厂较多,他怀疑有企业偷排。虽然黑水来源尚无回应,但不容忽视的是,周边林立的企业确实给钱塘江带来了环境风险。
“2010—2012年,杭州市工业生产总值的50%以上来源于高排放、高耗能行业,而其中35%来自化工、印染、造纸这三大行业,其污染排放占比 高达85%,恰恰分布在钱塘江两岸。”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在浙江省“两会”上披露的数据令人震惊。窥一斑见全豹,钱塘江的问题正是全国的缩影。
环境保护部在对《水十条》的解读中指出:全国近80%的化工、石化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仅2014年环境 保护部调度处理并上报的98起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有60起涉及水污染,因水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显著上升趋势。
形成这样的产业布局,也有多种原因。这些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用水、大量排水,邻水而建为企业最初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GDP日益显著的同时,环境风险隐患也积少成多。
《2013年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比2012年减少 5.3%。在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这4 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为90.8亿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7.5%。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相关部门严格环境执法等,企业的环境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但偷排、超标排放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水十条》出台,让相关行业再次感受到“紧箍咒”的压力。
6. 什么是绿色产业?
绿色经济产业:无污染的产业,就是绿色经济产业。比如太阳能发电,风能、水能的利用,这都是绿色产业。还有农业方面,无污染的农业作物的生产,都属于绿色产业。此外,IT产业、艺术领域的产业方面,也都没有什么污染,皆属于绿色经济产业。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
7. 环保无污染的行业有哪些项目?
环保项目分三个方面
一、在环保产业方面:
1、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
2、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
3、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二、在节能产业方面:
1、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
2、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
3、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三、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
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8. 两高一低项目是什么意思?
“两高一低”:一般指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行业,我市主要包括化纤、纺织印染、皮革制品、非金属矿物制造、化工和水泥六个行业。这些行业中不乏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效益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的企业,但大部分还是由高能耗或高污染和低效益的企业组成,是造成当前我市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发展后劲不足等的客观根源,转型升级形势严峻,产业调整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9. 环保产业包括哪些呢?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按照此定义,可知环保产业有环保技术技术产品开发,防治与运行业,节能技术的开发与运行行业,环境保护行业
10. 低端制造业有哪些行业?
近日,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明确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低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是与低端制造业相对应的说法,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制造业则是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的产物。高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那么与之相对,低端制造业便是工业化初期的产物,是具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
拿海南来说,上述限制目录的管理措施有:禁止农产品初加工活动的土法熏烤槟榔、胡椒传统泡水脱皮技术;禁止新建有色金属采选业(海域矿产资源除外);电力方面,禁止新建火力发电中的燃煤发电、水利发电中的小水电;医药制造方面,中药饮品加工、中成药生产须向产业园区集中布局等。
此前有媒体报道,海口东昌“古法”泡胡椒令河水“色变”,农户用水浸泡胡椒的传统工艺粗劣,胡椒脱皮后产生的污水恶臭难闻,还会污染土壤、水源。
虽然低端制造业在解决就业等问题上有一定作用,但已无法阻挡当下产业升级、技术变革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