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期货工具成钢铁企业对冲价格风险的利器
【中亿财经网12月6日讯】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场钢铁产业大会上,与会人士认为,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波动剧烈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并建立适于企业需求的套期保值体系,已成为钢铁产业链企业通往稳定经营、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钢铁和煤炭行业供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在逐步复苏的同时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钢铁企业在采购和销售端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加大,特别是铁矿石进口海上运输时间长,运输过程中的价格波动不利于企业稳定预期收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说。
河钢国际期货部部长姚宝刚表示,河钢集团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给我们的原料采购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自然离不了期货工具。多年来,国内钢铁企业探索产融结合,利用期货工具有效对冲价格风险。
石洪卫介绍,从今年对数十家钢企调研的情况看,约80%的企业将期货工具视为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并已开展期货业务;超过70%的企业已将期货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开展套期保值能够平滑利润曲线,防止企业经营出现大起大落。”石洪卫特别提醒,在参与期货交易的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套保为目的,避免投机行为。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构建起了涵盖铁矿石等原料和螺纹钢等产成品的比较完整的钢铁产业链品种体系,市场稳健运行,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完善、可靠的避险工具。以铁矿石期货为例,自2013年10月上市以来,铁矿石期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前11个月,铁矿石期货单边日均成交量1.32亿吨,单边日均持仓量1.02亿吨,市场流动性充足。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达16145户。
在运用期货工具上,南钢股份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南钢股份做套期保值的初衷是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减少原料和产成品之间负向剪刀差的影响。”南钢股份副总裁徐林说,为此,南钢股份建立了基础套保、战略套保和虚拟钢厂三个层次的套保模式。其中,基础套保包括锁价长单(钢材(3973,-78.00,-1.93%)买入套保)、敞口库存管理(原料卖出套保)等业务;战略套保包括建原燃料虚拟库存(原料买入套保)、钢材预销售(钢材卖出套保)等业务;虚拟钢厂模式组合了钢材卖出套保和原料买入套保两种业务。
徐林进一步介绍,开展锁价长单操作,不仅使公司敢于承接低利润订单,增加客户黏性,而且也能提高预付款使用效率。截至2017年11月30日,南钢股份共开展锁价长单业务41笔,对应32.88万吨钢材。同时,公司适时开展原料卖出套保,防止存货跌价损失,锁定生产成本。战略套保则以公司整体战略为出发点,利用期货指导购销,比如在煤焦矿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减少仓储成本。
利用期货价格信号指导企业经营,也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石洪卫介绍,当前钢铁企业直供比例增大,企业在签订一些钢材出口合同时定下了远期售价,但成本难以确定。合同执行时,市场大幅波动可能使企业出现亏损。为此,企业可根据煤焦矿期货价格测算成本和收益,作为判断是否签订销售合同的参考。签约后,企业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入套保,锁定成本。
记者在会上深深地感受到,未来钢铁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将会更加深入。
“南钢股份将继续从基础套保、战略套保、虚拟钢厂、套保体系四个方面提升套保规模和效果。”徐林表示,同时,公司将更加重视场外期权应用,发挥场外期权风险可控、策略灵活的优势,利用场外期权优化原有锁价订单、库存管理模式,实现精确套保。
值得一说的是,钢铁企业要运用好期货工具、管理好市场风险,需要解决专业人才和管理体系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