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主体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五年计划的好词好句?)
1. 计划的主体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凤头”,是对整个计划书的最高度的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者是否中意你的项目,主要取决于摘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好的摘要,就没有投资。
2、项目介绍 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要设施和设备、生产工艺基本情况、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基本情况,以及质量控制、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研究和发展等内容。
3、市场分析 主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基本情况、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的购买力等。
4、行业分析 主要介绍企业所归属的产业、行业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中的地位。和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做SWOT分析,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5、市场营销 主要介绍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计划、实施步骤、整体营销战略的制定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等。
6、管理团队 主要介绍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顾问队伍等基本情况、员工安排、薪金标准等。
7、财务分析 主要对未来5年营业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计算制作销售估算表、成本估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计算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
8、资金需求 主要介绍申请资金的数额、申请的方式,详细使用规划等。
9、资金退出 主要告诉投资者如何收回投资,什么时间收回投资,大约有多少回报率等情况。
10、风险分析 主要介绍本项目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这些的风险的具体措施。
11、结论 对整个商业计划的结论性概括。
12、附件 附件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于在主体部分过多描述。把这些内容,或需要提供参考资料的内容,放在附录部分,供投资者阅读时参考。
2. 五年计划的好词好句?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以五年作为一个时间单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虽然下着大雨,可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部分指标提前完成。没有经历过曾经的积贫积弱,就难以体会此刻人们心中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1953年,完成了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新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把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如果你没有工业,那你不仅仅你的经济发展上不去,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且你的安全也没有了。要用国家的力量来加快工业化,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制定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五”期间实际施工的921个大中型项目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它们包括国防兵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化工能源等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等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重工业这一块是非常薄弱,还有国防工业非常薄弱,所以它的那个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比如说采掘、能源、机械制造,这都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的。所以当时突出的156项,其中这个重工业占的比重三分之二以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视机,无数个第一,都在那个年代诞生。
“一五”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与此同时,“五年计划”也在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差,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石建国:用中长期的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五”计划,为新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一路追赶,先后超过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大国,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进入2021年,中国开启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接近实现
3. 计划的主体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凤头”,是对整个计划书的最高度的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者是否中意你的项目,主要取决于摘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好的摘要,就没有投资。
2、项目介绍 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要设施和设备、生产工艺基本情况、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基本情况,以及质量控制、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研究和发展等内容。
3、市场分析 主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基本情况、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的购买力等。
4、行业分析 主要介绍企业所归属的产业、行业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中的地位。和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做SWOT分析,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5、市场营销 主要介绍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计划、实施步骤、整体营销战略的制定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等。
6、管理团队 主要介绍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顾问队伍等基本情况、员工安排、薪金标准等。
7、财务分析 主要对未来5年营业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计算制作销售估算表、成本估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计算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
8、资金需求 主要介绍申请资金的数额、申请的方式,详细使用规划等。
9、资金退出 主要告诉投资者如何收回投资,什么时间收回投资,大约有多少回报率等情况。
10、风险分析 主要介绍本项目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这些的风险的具体措施。
11、结论 对整个商业计划的结论性概括。
12、附件 附件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于在主体部分过多描述。把这些内容,或需要提供参考资料的内容,放在附录部分,供投资者阅读时参考。
4. 五年计划的好词好句?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以五年作为一个时间单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虽然下着大雨,可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部分指标提前完成。没有经历过曾经的积贫积弱,就难以体会此刻人们心中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1953年,完成了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新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把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如果你没有工业,那你不仅仅你的经济发展上不去,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且你的安全也没有了。要用国家的力量来加快工业化,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制定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五”期间实际施工的921个大中型项目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它们包括国防兵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化工能源等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等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重工业这一块是非常薄弱,还有国防工业非常薄弱,所以它的那个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比如说采掘、能源、机械制造,这都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的。所以当时突出的156项,其中这个重工业占的比重三分之二以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视机,无数个第一,都在那个年代诞生。
“一五”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与此同时,“五年计划”也在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差,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石建国:用中长期的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五”计划,为新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一路追赶,先后超过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大国,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进入2021年,中国开启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接近实现
5. 五年计划的好词好句?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以五年作为一个时间单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虽然下着大雨,可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部分指标提前完成。没有经历过曾经的积贫积弱,就难以体会此刻人们心中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1953年,完成了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新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把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如果你没有工业,那你不仅仅你的经济发展上不去,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且你的安全也没有了。要用国家的力量来加快工业化,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制定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五”期间实际施工的921个大中型项目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它们包括国防兵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化工能源等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等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重工业这一块是非常薄弱,还有国防工业非常薄弱,所以它的那个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比如说采掘、能源、机械制造,这都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的。所以当时突出的156项,其中这个重工业占的比重三分之二以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视机,无数个第一,都在那个年代诞生。
“一五”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与此同时,“五年计划”也在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差,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石建国:用中长期的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五”计划,为新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一路追赶,先后超过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大国,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进入2021年,中国开启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接近实现
6. 计划的主体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凤头”,是对整个计划书的最高度的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者是否中意你的项目,主要取决于摘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好的摘要,就没有投资。
2、项目介绍 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要设施和设备、生产工艺基本情况、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基本情况,以及质量控制、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研究和发展等内容。
3、市场分析 主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基本情况、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的购买力等。
4、行业分析 主要介绍企业所归属的产业、行业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中的地位。和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做SWOT分析,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5、市场营销 主要介绍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计划、实施步骤、整体营销战略的制定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等。
6、管理团队 主要介绍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顾问队伍等基本情况、员工安排、薪金标准等。
7、财务分析 主要对未来5年营业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计算制作销售估算表、成本估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计算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
8、资金需求 主要介绍申请资金的数额、申请的方式,详细使用规划等。
9、资金退出 主要告诉投资者如何收回投资,什么时间收回投资,大约有多少回报率等情况。
10、风险分析 主要介绍本项目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这些的风险的具体措施。
11、结论 对整个商业计划的结论性概括。
12、附件 附件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于在主体部分过多描述。把这些内容,或需要提供参考资料的内容,放在附录部分,供投资者阅读时参考。
7. 五年计划的好词好句?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以五年作为一个时间单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虽然下着大雨,可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部分指标提前完成。没有经历过曾经的积贫积弱,就难以体会此刻人们心中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1953年,完成了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新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把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如果你没有工业,那你不仅仅你的经济发展上不去,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且你的安全也没有了。要用国家的力量来加快工业化,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制定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五”期间实际施工的921个大中型项目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它们包括国防兵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化工能源等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等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重工业这一块是非常薄弱,还有国防工业非常薄弱,所以它的那个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比如说采掘、能源、机械制造,这都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的。所以当时突出的156项,其中这个重工业占的比重三分之二以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视机,无数个第一,都在那个年代诞生。
“一五”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与此同时,“五年计划”也在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差,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石建国:用中长期的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五”计划,为新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一路追赶,先后超过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大国,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进入2021年,中国开启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接近实现
8. 计划的主体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凤头”,是对整个计划书的最高度的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者是否中意你的项目,主要取决于摘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好的摘要,就没有投资。
2、项目介绍 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要设施和设备、生产工艺基本情况、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基本情况,以及质量控制、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研究和发展等内容。
3、市场分析 主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基本情况、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的购买力等。
4、行业分析 主要介绍企业所归属的产业、行业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中的地位。和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做SWOT分析,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5、市场营销 主要介绍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计划、实施步骤、整体营销战略的制定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等。
6、管理团队 主要介绍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顾问队伍等基本情况、员工安排、薪金标准等。
7、财务分析 主要对未来5年营业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计算制作销售估算表、成本估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计算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
8、资金需求 主要介绍申请资金的数额、申请的方式,详细使用规划等。
9、资金退出 主要告诉投资者如何收回投资,什么时间收回投资,大约有多少回报率等情况。
10、风险分析 主要介绍本项目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这些的风险的具体措施。
11、结论 对整个商业计划的结论性概括。
12、附件 附件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于在主体部分过多描述。把这些内容,或需要提供参考资料的内容,放在附录部分,供投资者阅读时参考。
9. 什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
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
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
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
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
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
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51、建设城市群交通圈。
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
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
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
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65、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
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
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
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
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72、建设海绵城市。
73、建设地下管廊(网)。
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
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
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
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
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
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
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
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
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
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
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9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
10. 什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
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
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
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
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
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
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51、建设城市群交通圈。
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
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
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
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65、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
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
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
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
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72、建设海绵城市。
73、建设地下管廊(网)。
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
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
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
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
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
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
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
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
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
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
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9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
11. 什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
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
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
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
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
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
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51、建设城市群交通圈。
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
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
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
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65、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
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
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
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
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72、建设海绵城市。
73、建设地下管廊(网)。
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
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
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
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
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
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
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
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
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
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
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9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
12. 什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
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
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
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
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
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
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51、建设城市群交通圈。
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
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
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
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65、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
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
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
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
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72、建设海绵城市。
73、建设地下管廊(网)。
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
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
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
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
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
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
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
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
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
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
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9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