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个什么组织?)
1.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个什么组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它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全国十大农业产业?
全国十大农业产业包括:
1、粮食生产;
2、棉花生产;
3、油料生产;
4、畜牧业;
5、水产业;
6、蔬菜生产;
7、水果生产;
8、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9、糖料蔗生产;
10、茶叶产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集约化及其农工贸、产加销的多元化格局正成为发展趋势。
3. 中国的特色产业或农业?
栀子产业
农业农村部表示要积极支持栀子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简单来说,就是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帮助。
我国先后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关于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将栀子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建立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
鼓励开发栀子种植加工基地
去年,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可结合造林补助安排栀子等木本中药材种植;并重点推进栀子产业精深加工。
红枣产业
农业农村部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红枣区域布局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围绕五大类 29 个重点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创建并认定 300 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红枣等特色干果是重点支持的林特产品之一。
尽快推动红枣期货早日上市
2017 年 7 月证监会已同意红枣期货立项。证监会正在指导郑商所抓紧开展后续的合约和规则设计工作,争取年内实现红枣期货上市交易,为红枣相关产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加大产品供应链体系扶持力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推动红枣等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初加工设施建设。比如将新疆纳入实施范围,六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4.5 亿元。
2.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2016 - 2017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 2 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冷链物流监控体系。
3. 促进技术合作与转化。比如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的技术专家赴新疆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
4. 大力创建知名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等品牌活动,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道地药材目录制定等工作,努力保障中药材品种质量稳定、源头可靠。
进行中药材种植条件资源普查
截至 2017 年 12 月,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1348 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获得全国近 1.4 万种野生药用资源、500 多种栽培药材、1600 多种市场流通药材、563 种《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信息,为中药材种植规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建立种质资源库
1.制定道地药材目录。研究制定地道药材目录,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2.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地。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种子种苗 1.2 万多份。
3. 加强种子种苗管理。积极推动《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纳入《种子法》体系。
制定发布中药材种养殖标准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单位正在编制《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引导各地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建立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集散地
1. 建设国家级专业市场。打造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五大中心”,完善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国家级产销平台。
2. 加强田头市场建设。2014 年,农业农村部在多个省份地区启动田头市场示范。
3. 促进产销衔接。通过“互联网 + ”和电商扶贫,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
茶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政策引导
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 - 2015 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 - 2020 年)》,明确茶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大资金支持
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
开展农业品牌推介和营销
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和博览进一步推动特色茶叶发展。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 年,农财两部批准了 2 批、共 41 个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两部门继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已有特优区雏形的产业聚集区还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如产区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高原等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鲜活产品外销困难;当地机械制造、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仍需跟上。
未来,农业农村部还会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栀子产业
农业农村部表示要积极支持栀子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简单来说,就是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帮助。
专项扶贫资金
2017 年,安排补助地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861 亿元,2018 年增加到 1061 亿元,连续三年保持每年 200 亿元的增量。
制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
我国先后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关于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将栀子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建立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
鼓励开发栀子种植加工基地
去年,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可结合造林补助安排栀子等木本中药材种植;并重点推进栀子产业精深加工。
红枣产业
农业农村部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红枣区域布局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围绕五大类 29 个重点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创建并认定 300 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红枣等特色干果是重点支持的林特产品之一。
尽快推动红枣期货早日上市
2017 年 7 月证监会已同意红枣期货立项。证监会正在指导郑商所抓紧开展后续的合约和规则设计工作,争取年内实现红枣期货上市交易,为红枣相关产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加大产品供应链体系扶持力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推动红枣等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初加工设施建设。比如将新疆纳入实施范围,六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4.5 亿元。
2.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2016 - 2017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 2 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冷链物流监控体系。
3. 促进技术合作与转化。比如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的技术专家赴新疆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
4. 大力创建知名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等品牌活动,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道地药材目录制定等工作,努力保障中药材品种质量稳定、源头可靠。
进行中药材种植条件资源普查
截至 2017 年 12 月,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1348 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获得全国近 1.4 万种野生药用资源、500 多种栽培药材、1600 多种市场流通药材、563 种《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信息,为中药材种植规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建立种质资源库
1.制定道地药材目录。研究制定地道药材目录,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2.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地。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种子种苗 1.2 万多份。
3. 加强种子种苗管理。积极推动《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纳入《种子法》体系。
制定发布中药材种养殖标准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单位正在编制《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引导各地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建立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集散地
1. 建设国家级专业市场。打造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五大中心”,完善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国家级产销平台。
2. 加强田头市场建设。2014 年,农业农村部在多个省份地区启动田头市场示范。
3. 促进产销衔接。通过“互联网 + ”和电商扶贫,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
茶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政策引导
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 - 2015 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 - 2020 年)》,明确茶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大资金支持
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
开展农业品牌推介和营销
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和博览进一步推动特色茶叶发展。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 年,农财两部批准了 2 批、共 41 个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两部门继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已有特优区雏形的产业聚集区还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如产区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高原等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鲜活产品外销困难;当地机械制造、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仍需跟上。
未来,农业农村部还会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 为什么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也是解决人类生存条件最最基本的行业。是人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
在不同的社会分工中,农业是其他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发展水平高低的制约。
5. 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1.加快构建产业兴旺发展新格局。
一是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全市种植粮食面积28.5万亩,其中早稻种植0.88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小麦种植面积达1.1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为300公斤。嵊州市乡村振兴粮食产业融合发展集成已列入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县创建名单。生猪产能稳步增长,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9.02万头,出栏17.65万头,产能达到36.13万头。名优茶产量增价格升,至6月底,全市茶叶总产量6720吨,总产值8.69亿元,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0.9%、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名优茶产量、中高档茶数量增加,名优茶平均价格比去年提高12.6%。
2.二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
全面开展国家级三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深化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升级版,推进9个乡村产业集群及“数字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