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培育产业(青白江人才引进购房政策?)
1. 青白江人才引进购房政策?
一、实施产业人才聚集工程
1.设立2 亿元产业人才发展资金,支持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现代物流(铁路)、口岸服务、加工贸易、跨境贸易等我区重点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产业人才或顶尖团队,促进各类人才在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创业。
2.力争引进一个团队、催生一个高新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带能引领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或能够填补国际国内市场空白,且能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重大产业化项目或研发机构项目来我区创业的,经评审认定,给予1000—5000 万元综合资助,特别优秀的可给予不高于8000 万元的综合资助。符合市级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综合资助政策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3.着眼全域国际化,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引进产业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对重大产业化项目一并协议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给予最高100 万元资金资助;对在我区工作满1 年的产业精英人才,给予最高15 万元资金资助。符合市级人才引进政策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4.建立企业引才奖励制度,设立“引才伯乐奖”,鼓励高校、人力资源机构等社会力量推荐人才,对成功引进或推荐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给予最高10 万元引才奖励; 对挂牌“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才引进工作站”的机构,给予最高5 万元奖励。符合市级企业引才奖励制度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5.争取建立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分基地(工作站),对进入分基地(工作站)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申报我区各类人才政策时不受每年在区工作时间限制。
二、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
6.鼓励各类人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提升学历,对在职攻读并新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或相应学历的,分别按学费的 30%(不超过1.5 万元)、 50%(不超过5 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
7.支持各类人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自主研修,对参加 7 天(含)以上(不含往返路途时间)高校、科研机构等高端学术机构组织的进修、学术研讨等活动的,举办地在国(境)外的补贴 0.5 万元,举办地在省外的补贴 0.3 万元。每人每年可申领1 次补贴。
8.鼓励各类人才提高职称、技能,对新取得高级、中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荐申报享受市级技能等级提升补贴。
9. 加快各领域紧缺人才培育,至2020年,培育20名创新型企业家、2000 名产业人才、500 名现代都市农业人才、2000 名技能工匠、400 名名师(名校长)、 300 名骨干医师、200 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 名文化领军人才。
10.鼓励人才施展才华、贡献力量,从在区工作5 年(含) 以上的创新型企业家、产业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中,每年选拔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青白江优秀人才”,按其贡献,给予最10 万元奖励。
11.举办“青白江创业之星”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重点扶持,对获得大赛奖项的给予最高5 万元创业资助,并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咨询等创业孵化服务。
12.打造“青白江技能大赛”品牌,带动企事业开展岗 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交流推广等活动,对在区级及以上技能 大赛中获奖的,给予最高 5 万元奖励。
13.对新建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 分别给予10 万元、5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评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工作室(技能大 师工作室)的,按所获市级及以上奖励资金的50%、最高不超过20 万元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
三、实施民生人才提升工程
14.鼓励社会精英人才以市场化聘用方式到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机关事业单位专业岗位工作。对引进到专业岗位长期工作的,给予15—30 万元年薪,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鼓励区级部门、事业单位组建智库团队,对引进提供高端智力咨询(服务)的专家或团队,每年给予专家最高15 万元的咨询费,每年给予团队最高80 万元的咨询、合作等综合费用。
15.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3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3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1500 元“人才津贴”。
16.我区公办学校(幼儿园)在岗的省特级教师,每人每月给予 2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 30 万元“安居补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特级教师(校长),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2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 20 万元“安居补贴”;取得中(高)级职称两年以上、曾获市(地、州)级 及以上表彰且个人专项赛课获得市(地、州)级及以上奖项的骨干教师,以及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1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10 万元“安居补贴”。
17.我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在岗的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3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40 万元“安居补贴”;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市(地、州)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1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20万元“安居补贴”。
18.鼓励高校优秀在读研究生来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实习锻炼,分别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提供每月2000 元、1500元生活补贴。
19.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对在我区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有关企业中全职从事社会工作,且具有社工领域专科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经考核后,每月给予200—1200 元“人才津贴”。
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20.符合成都市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的人才,可按成都市规定的租金、面积标准申请租住 60 ㎡—120 ㎡人才公寓、租期5 年,满5 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我区根据人才层次及其贡献,配套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购房补贴。
新落户我区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或符合《青白江急需紧 缺产业人才目录》的紧缺人才,1年内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提供安居补贴。
凡享受区级人才安居政策的,不重复享受市级人才安居工程政策。同时符合市级、区级政策的,择一政策享受。
22.凡属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园、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根据其贡献,可按市场租金的一定比例租用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提供给本单位产业高技能人才租住。
23.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区应聘,在7天内提供免费住所。
24.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区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在我区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五、实施人才暖心工程
25.推行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对持卡人分层分类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园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各类政务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和生活服务。
26.在产业园区、区政务中心等设立青白江人才服务 窗口,受理人才认定申请、人才服务申请等事项。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人才(团队)项目,提供“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
27.开展“感知青白江”“ 暖心人才”等各类活动,在公交站、广场等地布点投放广告、画报,在户外 LED 屏播放城市形象宣传片,广泛宣传城市人才形象,大力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
28.建设人才示范性荣誉阵地,依托产业园区等人才汇聚地,打造人才公园、人才星光驿站等,让人才更有荣誉感、归属感。
29.每年发布《青白江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提出全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岗位的人才需求。
30.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机制,通过交流、慰问等形式,加强与专家人才的直接联系,充分支持、服务专家人才开展创新创业。
2. 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具体内容?
巩固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持续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城市功能导向,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统筹基本功能,促进优质均衡、就近满足;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提升核心功能,推动提质增效、支撑引领;以突出区域比较优势为重点培育特色功能,实现各展其长、竞相发展。
中心城区要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产业转型升级、宜居品质提升,全面增强高端要素运筹、国家交流交往、现代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快实现由中心聚集向辐射带动转变。
城市新区要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产城融合、联动发展,围绕做优做强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郊区新城要发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优势,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拓展超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空间。要强化市级统筹、区域协作,建立健全人口导向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重大平台联动共建、差异化评估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3. 四川工匠奖励标准?
被评选为“成都工匠”可一次性获得2万元奖励。
去年,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力争到2022年,培育评选成都市级工匠3000名、区(市)县级工匠7000名。“本次评选不受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等限制。”成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余松表示,成都市所有职工包括农民工,只要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且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并在本领域、行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都可以参与评选,“重点聚焦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中的一线工人”。
据悉,评选按照申报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社会公示5个步骤实施。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成都市总工会将公布首批“成都工匠”名单。
评选命名的“成都工匠”将由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海外来蓉工作的高层次工匠领军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关专家待遇;符合“蓉城人才绿卡”条件的“成都工匠”,可按照有关程序优先获得绿卡;符合条件的“成都工匠”在蓉可不受学历限制申请政府配套租赁住房;职业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成都工匠”,按其贡献给予不超过年度个人收入5%的奖励;“成都工匠”当选为“四川工匠”“大国工匠”或在国家级、世界级技能大赛获得前三名的,由市委、市政府给予专项奖励。
4. 2021成都市物流市场发展趋势?
1.培育成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成都物流企业为数不多,或依托于原有母体产生。或从传统公司整体转制,或从大型制造业中产生,有的开始就是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通安达物流、宏盛物流等,但能够提供完整的现代物流服务并达到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极少,品牌知名度也不高。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需要培育本地一批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以此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标杆推动成都整体的演进。
2.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作为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唯持久的竞争优势。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是当务之急。物流产业是一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为此,必须加速人才的培养,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发展非学历、职业培训教育。
3.物流新技术的应用。
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条形码、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积极开发和利用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等公路运输领域新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提升我省物流装备技术水平。
5. 成都生物城是干什么的?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发展保障,打造从龙头企业到创新企业的产业上下游互动生态,以及10分钟范围内的工作、生活、文化、休闲、生态的活动圈,便捷、精致的7×24小时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计划通过985、211等综合性大学来帮助培养基础人才,通过科研院所来帮助提供中高端人才,通过国际知名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来培养顶尖人才,通过聚集国家行政及服务机构来创新引进平台资源。
6. 郫县安靖镇5年规划?
根据官方公开信息,郫县安靖镇的“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旨在通过推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具体的五年规划安排如下:
1. 建设村镇旅游:重点在中心村(含黄河村)建设农家乐、茶文化展示、田园风光、景区康养等项目,以中心村为龙头,打造美丽、幸福、富强的新农村。
2. 产业提升升级: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适应市场变化对本地特色产业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重点发展枸杞、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农村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产业提升升级。
3. 社会事业发展:依托现有公共建筑设施,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明村庄创建水平和农村人居环境式样,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4. 生态环保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开展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防污染等综合治理。
5. 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乡镇社区管理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划内容是较为概括的描述,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为时间、具体政策等因素有所改变。如果有更详细的需求,建议向郫县安靖镇有关政府部门或新闻媒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