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等于多少人民币(中国共发行了几套人民币,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用的什么货币?)
中国共发行了几套人民币,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用的什么货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发行过五套人民币。1948年月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3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四套为主,还有部分第三套人民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国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八种面额。
广大网友,中国古代的一贯钱等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一两银子 = 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 10斗 = 一石; 通常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即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50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540元的购买力。
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抗战时期的一块大洋值当时的货币多少钱?
首先银元的种类很多,各种银元的购买力都是有区别的,龙洋最高,袁大头稍低,鹰洋就要低很多,但是龙洋的流通量比较少,袁大头和鹰洋数量比较大,以袁大头为例,大概可以兑换180多个铜子,直接按物价水平折合购买力的话一个袁大头也就30-40元人民币,但是考虑到生产力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姑且算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至于银元和法币的汇率则变动很大,抗战前国府强行锁定为一比一,但法币发行不久就开始贬值,抗战爆发后更是恶性贬值,抗战初期的37年9月大致为法币3-5兑换一个银元,43年贬值到16-20:1,国府42年开始发行关金券,法币贬值加快,到了45年达到230:1以上,到了法币崩溃的48年,一个银元可以兑换600万法币抗战时有个著名的小故事:鬼子抗战时印制法币甲钞,用于扰乱国统区经济的同时还能套购物资,结果不久就发现亏了,用甲钞得到的收益连印甲钞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由此可见法币贬值的程度
一百贯值多少人民币?
大概4500到9000人民币左右
北宋一贯钱相当于半两银子,约等同现在的人民币450——900元。
中国古币大部分为方孔圆钱,为携带方便,一般都用绳索串起来。“贯”的原意就是穿钱用的绳索。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钱。这种计数方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文。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吊(贯)钱实际上只有300文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