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构建方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1.系统性原则
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1]
2.典型性原则
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间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2. 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人才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制定,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测评客体为对象,以一定的测评目的为依据。测评客体的特点不同,测评标准体系就不同,即使同一测评客体,若测评目的不同,则所制定的标准体系也不尽相同。素质测评客体的特点一般由行业性质决定,技术工人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显然不同于科研人员素质 测评的标准体系,选拔性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显然要区别于配置性素质测评的 标准体系。
(二):确定测评的项目。当我们根据素质测评的客体特征与测评目的确定了测评内容之后,需要将测评的内容标准化,把它们变成可操作的测评项目,工作分析是测评内容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三):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结构 在测评内容标准化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按一定的层次进行的,作为工作分 析结果的人才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 项目称为一级指标(测评目标);第二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二级指标(测评项目);第三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三级指标(测评指标)。其中一级指标表示测 评对象的总体特征,二级指标反映一级指标的具体特征,三级指标说明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然而,无论哪一级指标都是反映或说明测评对象的特征,只不过具体反映与说明的程度有所不同。
(四):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对每一个人才素质测评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并给以清楚、准确的表述,使测评者、被测评者及第三者均能明确测评指标的含义。 指标的表述特别要注意保证不要引起测评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并由此对标准掌握不一而产生误差。此外,还要分析测评指标体系的整个内涵,把那些内容上有重复的指标删除掉;同时根据方便可测性的要求,反复斟酌,用较简便可测的指标去代替看似精确但可测性较差的指标。 那么,如何来筛选那些优良的人才素质测评指标呢?
一般是依据下列两个问题逐个检核指标:一是这个测评指标是否具有实际价值,二是这个测评指标是否切实可行。如果一个测评指标虽然具有实际价值,但并不切实可行,或者虽有可行的条件但实际价值不大,这种指标都应该剔除掉,而另行设计符合实际的测评指标。假如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就需要进一步检验这个测评指标是否比其他指标更为合理:第一步就是要对这个测评指标陈述一个明确的理由与用途,说明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测评指标,以及所得的结果将如何使用。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回答了这个测评指标的潜在价值。假如某一个测评指标保留的必要性与潜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下一步就要考虑它的可行性与现实性了。
(五):确定测评指标权重。因为各个测评指标相对不同的测评对象来说会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因此, 要根据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的反映的不同程度而恰当地分配与确定不同的权重。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人员素质测评分为两部分组成: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目标作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 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素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考试/大或者把它投影到测评标准体系中,才能表现它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
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二)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 测评标准体系设计为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
3. 为什么要建立指标体系?
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对企业资信的系统、全面的评价,防止片面性,避免盲目性,提高评级的科学性。
4. 指标体系分类?
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 。
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宏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反映全国工业状况的指标体系,等等。微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反映一个科研单位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等等。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是反映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条件的指标体系,如我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的国民经济新的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及补充表所列的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是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会状况的指标体系,如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指标体系等等。科学技术指标体系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等情况的指标体系,如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人、物、财条件,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等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基本指标体系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框架形成的指标体系。专题指标体系是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如能源指标体系、运输指标体系、教育指标体系等。
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学性与系统性
在构建研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从多角度出发,需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指标应尽可能完整、全面、系统,能综合反映实际情况。
(2)可操作性与量化性
在遵循系统性的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应做到“主次分明”,指标的建立要明确内容和范围,要结合实际,指标要少而精,定性指标内容清晰,定量指标尽量利用已有数据,便于执行。
(3)独立性与层次结合
在构建过程中尽可能保证指标独立,横向上类别清晰,纵向上层次分明,尽可能避免指标间的彼此交叉。
6. 什么是成本指标构建?
成本指标构建意思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为取得与现有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按现时价格所需付出的现金或其等价物。